Towards a Theory of Technology-Driven Impulse Buying: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In-App Purchases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22日(周四)15:3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22日(周四)16: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220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Impulse buying is rapidly becoming the predominant engine for revenue generation in digital environments due to the emerg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in tailoring persuasive messages to match the specific context in which a consumer is situated at any given moment. Yet, despite a long history of research into impulsive buying, there is neither a stro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plain how impulse buying behavior manifests nor is there ample consideration being accorded to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driving such behavior. To this end, we build on the Self-Regulation Theory (SRT) to advance a Theory of Technology-Driven Impulse Buying that posits how technological stimuli in the form of contextualized triggers and transaction support can inspire impulse buying behavior. The model was subsequently validated in the context of in-app purchase by surveying existing users of mobile applications. Based on our data analysis, a majority of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 were corroborated by the empirical evidence, thereby lending credibility to the applicability of our proposed theory in eliciting salient technological drivers of impulse buying within digital environment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韩国近代社会的形成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23日(周五)08:15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23日(周五)09:45
地点 松江校区-第7教学楼-107会议室
主办方 东方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在西方势力东渐后,东亚各国踏上了不同的道路。日本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国家,朝鲜(韩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其理由是什么?关于这问题世界各国都深入研究。关于韩国近代社会的起点问题,朝鲜半岛南北方学界都各自提出不同观点。在韩国学界大体上认同门户开放(1876年的“朝日修好条规”)为近代社会的起点。韩国社会进入近代社会后,国内出现各种近代改革运动,即东道西器的洋务论、全面吸收西方文物的变法论、文明开化论等运动。在这些运动中,始终提出的问题是传统文化、儒教问题。也就是西方文明(新学)和传统文化(旧学)如何处理的问题。韩国近代改革运动中,各个改革论都详细地处理了新旧学问题,并实施了具体改革措施。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世界化和韩国社会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23日(周五)10:05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23日(周五)11:35
地点 松江校区-第7教学楼-107会议室
主办方 东方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世界化,即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以出口带动国内经济的韩国来说,极其受到全球化的影响。韩国经济通过20世纪60、70年代的发展,创造了“汉江奇迹”,现在已经进入中等以上国家行列。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韩国社会也出现了社会分化和解体现象。如出现市场和就业不稳定、新贫困阶层、社会不平等、家族解体、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不确定性、个人主义化、碎片化等社会问题。为了克服这一系列问题,只有建立信赖关系才能解决。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负学术

讲次 第 53 讲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23日(周五)10: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23日(周五)11:3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室
主办方 语言科学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语言与社会工作坊第53期
主题2:负学术
就目前学者的焦虑和学术的乱象,杨枫教授将发表他对学术论文生成之道的看法。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学术期刊论文撰写与实例分析

讲次 第 53 讲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23日(周五)08:3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23日(周五)10: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室
主办方 语言科学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语言与社会工作坊第53期
主题1:学术期刊论文撰写与实例分析

1、阅读文献(新、旧、期刊、专著)
-- 为什么要阅读文献
-- 如何阅读文献
2、选题来源
-- 文献阅读
-- 个人的教学经历与兴趣
-- 参加学术会议,与专家、同行的交流
-- 国家的需求、学校的需求等
3、论文写作类型
-- 思辨性
-- 综述性
-- 实证性
注: 12月23日下午2:00,徐锦芬老师在1号楼707室召开“教材建设、团队建设”座谈会(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欢迎参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双语环境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20日(周二)18: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20日(周二)20: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室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语音研究工作坊第5期
Bilingualism has become the new norm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change in the environment introduces new challenge in parenting choices among modern families. Specifically, parents are concerned whether they should raise their children in a bilingual environment. Most concerns come from anecdotes claiming that children growing up bilingually may suffer from a slower pace of linguistic development compared to their monolingual peers. This talk summarizes finding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onolingual and bilingual infants in linguistic domain. It attempts to relate to studies in cognitive, sensory, social and neural fields, and proposes an interactive model for the effects of early bilingual development. Conclusions are drawn in favour of raising a child in a bilingual environment, along with the discussion of some life-long impacts of bilingualism.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浅谈韩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品牌 博士沙龙
讲次 第 250 讲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22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22日(周四)16: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厅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日益发展; 跨国交流日益频繁, 处在地球村大背景下的韩国也正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随着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国际化的影响, 21世纪韩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正呈现新的特点,即福利化、终身化、信息化和全球化。

与韩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发展趋势相反,韩国大学生的生活日趋面临各种困难与挑战。几年前的韩国流行“三抛时代”,现在的韩国流行五、七、九抛时代的说法。韩国政府在摸索韩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模式时没有顾及高等教育的实际消费者大学生的利益。韩国的大学生们前途暗淡,以致抛弃希望,这成为韩国高等教育的最大的隐患。

博士沙龙期待您的参与和交流!

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

 

欢迎您关注上外博士沙龙!

[1]    博士沙龙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isubssl

[2]    博士沙龙腾讯微博:http://t.qq.com/boshishalong  

[3]    博士沙龙微信公众订阅号: 上外博士沙龙(boshishalong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殖民在当今法国国民记忆中的地位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19日(周一)10: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19日(周一)1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3教学楼-204室
主办方 法语系
语言 法语 Français
内容提要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国走上对外扩张之路。法兰西第二殖民帝国成立于19世纪中上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达到顶峰。法国成为仅次于大英帝国的第二大殖民帝国。而法兰西庞大的殖民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逐渐解体。受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记忆研究成为史学研究的新领域。那么,如何在今日法国书写一部殖民记忆史呢?法国历史学者Sophie Dulucq教授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视角。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共和国与世俗化在法国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19日(周一)10: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19日(周一)1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3教学楼-246教室
主办方 法语系
语言 法语 Français
内容提要

法语系党总支“教授博导引领计划”系列讲座
讲座题目:共和国与世俗化在法国
法国是一个具有天主教传统的国家。1900年,98%的法国人仍信仰天主教。然而,自1870年开始,共和体制成为法国最终的政治体制。与此同时,世俗化也得以确立,即将国家、学校、道德和天主教(及其他宗教)严格分离。法国为何做出了如此选择?由此带来的宗教、文化和社会影响是什么?世俗化是否无法宽容宗教(历史上的天主教,今天的伊斯兰教)?该讲座将选取历史和现实的事例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The Pulitzer Prize and American Theatre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21日(周三)09: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21日(周三)11: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凯旋厅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The Pulitzer Prize in Drama, which was first awarded in 1918, remains the most respected prize in theatr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deed, most of the Pulitzer plays have entered the canon of U.S. drama and still circulate widely. This has been especially true since World War II, when virtually every major playwright has won at least one award, including Tennessee Williams, Arthur Miller, Edward Albee, Tony Kushner, Paula Vogel, and Suzan-Lori Parks. The canonizing power of the Pulitzer Prize is especially marked outside the U.S., where the winning plays form a kind of instant canon of work which is performed and studied. Outside the U.S., it is rarely noted that the Pulitzer plays tend in fact to be more conservative both aesthetically and politically than many other U.S. plays and deeply tied to the U.S. cultural elite which bestows the award. In this seminar, we will survey the field of Pulitzer Prize-winning plays since World War II and consider how and why they were selected. We will also analyze the narratives and myths this canon of plays consolidates about society, politics, and art in the U.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