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n Social media and Dynamic Digital Users

讲次 第 11 讲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21日(周三)14:45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21日(周三)16:15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313室
主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No Facebook. No Twitter. No YouTube. Chinese equivalents are expanding and listed on Nasdaq. The lecture surveys the scenes, profiles the consumers, contents and platforms and crafts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which is totally reconstructed from the mass communication stereotype. Moreover, lets the case-studies showing the desire of 700 Million net users to achieve digital VALS including the interaction of making content authentic and user oriented, adopting a test-and-learn approach and supporting overarching brand goals with sustained social media efforts. Social media advertising is reforming to data driven business model of intelligence for rebuilding all industries in China by communication and marketing merged.
This lecture is an initiative seminar of a credit course "Asian social media and advertising" for overseas postgraduates (undergraduates welcomed), which will be held on the spring semester 2017. The course has been invited by Klagenfurt University, Austria and enthusiastically received by European graduates.
A curriculum of the optional course will be available for graduates with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topic. The specialized subject reveals the digital engine of China for global spectators and participant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华学术外译申报工作心得体会

品牌 博士沙龙
讲次 第 247 讲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9日(周五)18:3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9日(周五)20:3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厅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足于学术层面,集中遴选译介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学术精品,资助相关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推动中国学术从积极“走出去”到有效“走进去”,深化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促进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学术,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成功申报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涉及到选题,组建翻译团队,联系外方出版社以及项目申报书的填写等多方因素。本次讲座重点与同仁分享中华学术外译申报的心得体会。

 

博士沙龙期待您的参与和交流!

上外博士沙龙工作坊

 

欢迎您关注上外博士沙龙!

[1]   博士沙龙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isubssl

[2]   博士沙龙腾讯微博:http://t.qq.com/boshishalong;  

      [3]   博士沙龙微信公众订阅号: 上外博士沙龙(boshishalong)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互动协同与二语教学

讲次 第 8 讲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9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9日(周五)15:00
地点 虹口校区-2号楼-一楼阶梯教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热身:以下对话有和区别?
(1)师:你学中文学了几年了?
生:我学中文学了七月…七月了…
师:你学中文七个月了?
生:对,我学中文七个月了。
(2)外国人:老板,这个多少钱?
老板:光碟20块一张。
外国人:光碟是什么?
老板:……哦……(指着)这个DVD。

一、自然情景下的输入与互动
1.外国式语言(3种类型;母语者调节言语的3种方式)
2.语篇/话语(二语者、母语者共同参与的语篇;意义澄清法:策略与手法)
二、课堂环境下的输入与互动
1.教师语言
2.话语分析(三段式话语;教师反馈的功能与类别)
3.自然语言环境和课堂语言环境的对比
三、输入与互动在二语习得中的角色
1.提供套语(formulaic speech)以供记忆和分析
2.帮助学习者建立垂直结构(vertical structures)
3.提供高频率的特殊语法形式示范
4.提供i+1可理解性输入
5.通过i+1可理解性输出,使输入转为吸收
6.互动协同模式及其应用
四、输入互动的具体研究
1.教师语言输入分析
2.师生互动考察
3.学习者协商互动研究
4.“读后续写”效应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非洲哲学简介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7日(周三)10:1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7日(周三)11:10
地点 虹口校区-6号楼-中东所704会议室
主办方 东方语学院,中东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持人:程彤 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英国文法学校的历史变迁看英国教育文化与内涵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8日(周四)13: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8日(周四)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306
主办方 英国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英国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63讲
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一国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其教育理念中。同样,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也反映了一国的文化与思想。自公投脱欧后,英国新的保守党政府开始采取不同措施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或为挽救脱欧对英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大影响,或为转移国内民众过分关注脱欧的视线。其中,首相特蕾莎·梅提出的结束对文法学校扩张禁令的决定在英国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文法学校作为英国基础教育的特色形式,从六世纪开始形成至今,经历了数次变革,每一次的变革都与当时英国文化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次讲座将梳理文法学校的历史变迁以及政府与民众在文法学校发展问题上的不同争议点,通过针对文法学校存在必要性的讨论投射英国基础教育的文化释义。
参考书目:
1. 李建民:《英国基础教育》,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
2. 易红郡:《英国教育的文化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http://www.bbc.com/news/education-34538222
4. https://www.gov.uk/types-of-school/overview
5. http://www.ngsa.org.uk/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固定表达的激进构式语法再分析

讲次 第 30 讲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13日(周二)14: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13日(周二)16: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6室
主办方 语言科学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在语言交际时,语言接受者首先接触到的是句法结构即一个具体的构式,通过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的象征关系从记忆中调出与该构式相应的语义结构以及其中相应的语义成分和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根据该构式的句法角色来辨认句法构式内的成分和成分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象征关系来辨别与每一句法成分关联的语义成分。因此理解构式的关键是构式的语义结构、语义成分和语义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句法范畴、句法关系和句法成分单独分析和定义并非易事,这些都是在构式中派生即只有在构式中才能得到定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社会语言研究新视野:语言景观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讲次 第 49 讲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9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9日(周五)15: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室
主办方 语言科学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是当前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以现实环境中的语言文字为考察对象,通过城市空间中各类标牌上的语言呈现,揭示不同语言及其使用群体在多语社会中的身份、地位、权势、活力等问题,从而为各语言及其社群的兴衰状态提供实体证据。这种研究模式常被视作考察社会多语现象以及城市语言生态的新视角和新路径。本讲座系统阐述语言景观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分析框架和理论构建等,并结合新加坡商业区语言景观的研究实例,分析标牌语言选择所反映的多语社会的语言现实。本讲座将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国际语言景观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在语言景观研究实践中进行更深入全面的分析。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自信·自觉·自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论坛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09: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6:30
地点 分论坛地点详见会议手册
承办方 党委宣传部,孔子学院工作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教育系统校园文化传承创新项目
庆祝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六十七周年暨孔子学院建设十周年主题活动

时间:2016年12月2日

【指导单位】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承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

__________
主论坛议程 09:00-11:40 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

/09:00-09:40 开幕式 主持人:王静(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
09:00-09:20 开幕致辞
致辞人:曹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
致辞人:苏明(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09:20-09:40 揭牌仪式
上海孔子学院工作联盟介绍 发言人:上海市教委党委、市教委领导
上海孔子学院工作联盟揭牌 揭牌人:苏明、曹德明
上海孔子学院工作联盟致辞 致辞人:杨力(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 09:40-10:00 合影茶歇 /

/10:00-11:40 主旨发言/
10:00-10:20《儒耶对话与早期汉学中的“心同”学说》
李天纲(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10:20-10:40 《歌德学院海外文化传播的经验》
米歇尔·康·阿克曼(孔子学院总部特聘专家/高级顾问、前歌德学院院长)
10:40-11:00 《用文化的力量影响世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与孔子学院比较》
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11:00-11:20《理解中国:用中国历史讲述中国故事》
乔兆红(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
11:20-11:40 《孔子学院:讲述中国故事的世界舞台》
张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教授)

__________
分论坛议程 13:30-16:30

【分论坛一】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MBA案例室)

孔子学院:讲述中国故事的世界舞台
孔子思想研究
公共外交,对外文化政策,抑或普遍主义诉求?兼论德国视域的孔子学院功用研究
从中国文化体验课程设计看推动中国文化传播的误区
文化国际传播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的案例研究
在融合中传播中华文化教学实践刍议——以匈牙利塞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分论坛二】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MBA案例室)

国际理解教育与公民人文交流能力的建构与培养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实践与启示——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
英国面向拉美的语言传播战略——以巴西为例
试论国际汉语教师的君子修行
土耳其对外文化传播实践与启示
战略传播视阈中的孔子学院对外传播研究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分论坛三】全球化时代中国形象的海外传播 一号楼 802室

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在西班牙语国家传播的路径与方式
基于文化传播的中华乐教创新课程构建初探
中国读本:孔子学院与高校武术教育
China Recreates Its Global Identity with Soft-Power Projection: An Examination of China’s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the Silk Road Projects
老舍翻译文学研究及其意义辨析
儒家“生生”观念及其现代价值

【分论坛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视域下的外语外贸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会议中心凯旋厅

把语做强,把外做大,构建全球视野下的文化传播网络——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天外探索
凝力聚智 特色宣传 不断提升“大外品牌”影响力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大学的使命担当
协同创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立足文化自信,对外讲好中国价值观故事的高校使命
构建多元化文化传播平台 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话语体系
发挥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传播作用
借力新闻传播,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以多语种讲述中国故事 用互联网传播中国声音: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建设实践与探索

16:00-16:30 闭幕式 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
16:00-16:20各分会场主持人汇报讨论情况
16:20-16:30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静 致辞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俄国白银时代诗人古米廖夫与赫列勃尼科夫对中国的虚构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19日(周一)18: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19日(周一)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6教学楼-202室 俄罗斯中心
主办方 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古米廖夫与赫列勃尼科夫代表了俄国白银时代诗歌的两种创作潮流与风格,然而同时又代表了这一时期的俄国文人对于东方文化的普遍热衷。在两位诗人的作品中,中国元素比比皆是,它们反映了两人对于中国文化版图不同角度和不同形式的关注。古米廖夫从中国古典诗歌中获取灵感,通过对中国意象的重塑与整合创作出一曲反复变奏的中国主题;赫列勃尼科夫截取中国历史的片段作为自己谱写现代神话的材料,同时在创作中赋予俄语Китай一词以新的内涵。尽管如此,两位诗人对中国的虚构在本质上和动机上是相通的:他们的“中国”均指向俄国文化中或被忘却或被忽略的东方遗产,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均起源于白银时代文人对俄罗斯现代身份的共同追问以及对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性的反思。在诗学理想上,中国元素折射出两位诗人对普遍性问题的探索,也反映了两人对于世界历史和诗歌语言的神话式构想。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荷尔德林抒情诗的赏析与汉译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09:45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150教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一)作家和作品简述 1. 简述荷尔德林的身世 2. 荷尔德林创作的分期 3. 荷尔德林诗的题材 4. 荷尔德林诗的特色;(二)荷尔德林诗歌作品欣赏,主要选读若干较容易理解的短诗或长诗片段,多半是家乡诗,酬答、题赠诗,并进行解读。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