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专题系列讲座之十二】中美专家学者巅峰对谈:美国大选及大选后的中美关系与走向.
新闻报道
【中国学专题系列讲座之十二】中美专家学者巅峰对谈:美国大选及大选后的中美关系与走向.
新闻报道
会议议程
日期 |
时间 |
地点 |
事项 |
主持人 |
||
11月11日 (周五) |
14:00-22:00 |
上外迎宾馆 |
代表报到 |
会务组 |
||
11月12日 (周六) |
上 午
|
8:30-9:00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0楼多媒体会议室 |
开幕式 致辞嘉宾: 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 葛金华(常州大学) 赵蓉晖(上海外国语大学) 陈 瑞(浙大常州工研院) |
王云路 |
|
9:00-9:30 |
合影、茶歇 |
|||||
9:30-10:00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楼多媒体会议室 |
增聘新任研究员 |
胡志富 |
|||
10:00-11:00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楼多媒体会议室 |
“一带一路”语言高峰论坛
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 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朱岐祥(东海大学) 王建华(浙江科技学院) 邢 欣(中国传媒大学) |
赵蓉晖 |
|||
11:00-12:00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楼多媒体会议室 |
“一带一路”语言高峰论坛
张先亮(浙江师范大学) 郭龙生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葛金华 (常州大学) 侯 涤 (常州市图书馆) 王 诚 (浙江大学) |
王建华 |
|||
中午 |
12:00-13:00 |
上海外国语大学 食堂 |
午餐 |
会务组 |
||
日期 |
时间 |
地点 |
事项 |
主持人 |
||
11月12日 (周六) |
下午 |
14:00-15:00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楼多媒体会议室 |
“一带一路”语言高峰论坛
靳光瑾(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史光辉(贵州师范大学) 彭泽润(湖南师范大学) 楚艳芳(浙江传媒学院) 韩 燕(常州大学) 王 健(浙江大学) |
郭龙生
|
|
15:00-16:00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楼多媒体会议室 |
“一带一路”语言高峰论坛
方一新(浙江大学) 张福通(南京大学) 钟彩顺(浙江大学) 施麟麒(浙江大学) 周 晟(绍兴文理学院) 高丰琪(浙江大学)
|
彭泽润 |
|||
16:00-16:20 |
茶歇 |
|||||
16:20-17:30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楼多媒体会议室 |
周有光学术座谈会及闭幕式 (闭幕式总结:张先亮) |
彭利贞 史光辉 |
|||
17:30 |
上外迎宾馆二楼 |
晚宴 |
会务组 |
|||
11月13日 (周日) |
上午 |
代表返程 |
备注:
1.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楼多媒体会议室
地址:上海市大连西路558号(靠近上外大门口)
2. 上外迎宾馆 电话: (021)35054500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西体育会路189号
周有光先生简介
周有光先生是语言文字学家,早年在大学主修经济学。曾任上海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经济学教授,上大学时就开始对语言学、文字改革产生兴趣,并参加了拉丁化新文字运动。1955年以后,根据国家需要,专职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研究文字改革和汉语拼音问题,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授课。他主持和拟定了《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主导和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
半个多世纪以来,周有光先生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的文字改革和语文现代化的进程。1961年出版著作《汉字改革概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文字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用价值,日本罗马字社出版过该书的日译本。此后他还陆续出版了《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朝闻道集》等30余部重要著作。
周有光先生不仅在语言文字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文化史研究等领域同样成果卓著。
周有光先生历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委员,《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日文《不列颠国际百科全书》国际学术顾问等。百岁高龄以后,周有光先生仍保持着清晰、理性和具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同时笔耕不辍,是中国最受敬重的著名学者之一。
新闻报道
范畴感知(categorical perception)是人类感知的基本特点之一,在语音感知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期工作坊将邀请今年新加盟上外语言研究院的钱昱夫博士为大家介绍范畴感知的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
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参加!
“语音研究工作坊”是由上外语言研究院搭建的以语音学、音系学为主题的学术平台,旨在促进相关领域师生的学术交流。工作坊以讲座、座谈、读书会为主要形式,欢迎校内外学者前来分享学术成果和研究心得。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请联系朱磊老师(zhulei@shisu.edu.cn)。
新闻报道
何为经典?经典何为?英国著名诗人、批评家T.S.艾略特把经典分为两类:绝对经典和相对经典。绝对经典就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读者都自愿去阅读的作品;相对经典就是某个时代或某个国家的读者喜欢阅读的作品。经典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创造,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销毁的。就像中国文学经典如唐诗宋词、元明戏曲和明清小说,这些经典没有人会强迫我们去阅读,但它们以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吸引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不朽的文学经典。外国文学中也有数量众多的经典作品,从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到福克纳、马尔克斯等等,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学经典。为什么要读经典呢?因为这些经典历史影响巨大,它们反映了普遍的人性和普遍的问题,它们词采华丽思路绵密,它们思想深邃结构雄浑庞大,它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留给人们永恒的真理。
新闻报道
Three variables explain the unusual volatility of the 2016 US Presidential campaign cycle. The first of these, weakened political parties, reflects an anti-establishment skepticism of government that dates to the 1960s. The second, the rise of money in American politics, relates to the increasing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vailable to candidates since the 1980s. The final variable is a disenchanted and alienated electorate that has come to believe that government is not useful to people in their ordinary lives; many of these voters as a result feel disconnected from the entire political process.
新闻报道
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变化及政策调整、导致变化及调整的原因以及前景展望。
新闻报道
主讲人:冯玉军 教授
主持人:刘中民 教授
新闻报道
主持人:吴芙芸
It is by now well-known that in speech communication, the same string of words can be uttered differently as a function of different preceding discourse contexts. Little, however, is known about how exactly discourse context affects the way an utterance is formulated (or planned). In this talk, I will discuss results of two studies which aimed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is issue. In both studies, participants described pictures of two-character transitive events and their eye fixation patterns were recorded (via an eyetracker), together with the response time of their speech, as indices of their utterance planning processes. The first study zoomed into the effect of focus while the second one giveness, two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discourse context on sentence planning. Results suggest that discourse context affects the time course of linguistic formulation in simple sentences but its effect can be modulated by language-specific linguistic structures as well as the planning scope of the utterance (which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for highly incremental planning in sentence production).
新闻报道
庆祝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67周年系列演出
高雅艺术进校园
取票方式:12.21(周三)、12.22(周四)
中午食堂门口摆摊取票
上海歌剧院合唱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音乐表演团体。五十多年来,该团在歌剧、清唱剧、交响合唱、无伴奏合唱、重唱与独唱等各种声乐表演形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保留剧目。近年来与世界著名艺术家合作的经典外国歌剧有:《卡门》、《阿依达》、《浮士德》、《图兰多》、《波西米亚人》、《茶花女》、《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交响乐和清唱剧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伊利亚》、《卡尔米那•布拉那》、《弥赛亚》、《浮士德的沉沦》等。中国经典剧目:《黄河大合唱》、歌剧《江姐》、《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并致力于排演中国原创的合唱作品和歌剧,如《雷雨》、《李白》、《赌命》等。融合了东西方的音乐传统,合唱团先后出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应邀参加了德国萨布吕肯歌剧节、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国际音乐节、芬兰萨翁林纳歌剧节、新加坡亚洲艺术节、香港艺术节、澳门国际音乐节
节目单
1.歌剧《茶花女》选段
2.女高音独唱
《笑之歌》
3.歌剧《雷雨》选段
《多么烦闷的夏日》《仿佛一场梦》
4.女高音独唱
《芦花》《复仇火焰燃烧》
5.女声小组唱
《红色娘子军连歌》
6.女中音独唱
《鸿雁》《我心花怒放》
选自歌剧《参孙和达莉拉》
7.歌剧《乡村骑士》选段
《你也知道他妈妈》《复活节大合唱》
8.男中音独唱
《滚滚长江东似水》《请你告诉她》
9.歌剧《卡门》选段
《哈巴涅拉》《花之歌》《斗牛士之歌》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