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2.0:开创新型全球化

开始时间 2017年04月08日(周六)14:00
结束时间 2017年04月08日(周六)17:00
地点 威海路755号上海报业大厦2楼报告厅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第109期文汇讲堂《一带一路2.0:开创新型全球化》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三年多以来,合作不断开花结果,影响迅速席卷全球,成为迄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2015年3月14日,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做客第87期文汇讲堂,主讲《“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今年5月,作为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办。而此前一个月的第109期文汇讲堂也将再度聚焦这个世界热议话题,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讲述《一带一路2.0:开创新型全球化》,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上海美国学会会长黄仁伟担任对话嘉宾。进入2.0阶段的“一带一路”将如何继续全力推进?

演讲要点抢先看:
*“一带一路”和美国有怎样的关系?
*“一带一路”如何应对“非线性进化”中世界的不确定性?
*“一带一路”实践中会激发中国哪些前瞻性思维?

报名方式:
网站报名(额满为止):3月27日至4月7日,到文汇讲堂官网http://www.whb.cn/zhuzhan/jiangtang/,点击“我要参加”即可报名,未注册者需先注册后再填写报名表。

手机端报名:关注文汇讲堂官方微信,进入首页,下方有在线报名。

报名注意事项:
1,在填写报名信息时,请大家务必填清填细地址、邮编、手机等,确保真实有效,以免入场门票平信邮寄不到,工作人员无法及时与您沟通。

2,明确报名成功,但截至4月7日(周五)还未收到门票者,请邮件联系whjt@whb.cn。讲座凭票入场,无门票者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的国际组织外交

讲次 第 四十六 讲
开始时间 2017年04月08日(周六)15:30
结束时间 2017年04月08日(周六)17:3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国家队”的一员,肩负着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培养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我校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为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等涉外部委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国力的日渐强大和海外利益的日益广泛,中国对外交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对外交人才的新要求,让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同学更好地了解中国外交和国际形势,我们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和在外交战线上的校友,推出外交育苗工程系列讲座。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冷战前期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的核部署

讲次 第 四十五 讲
开始时间 2017年04月08日(周六)13:00
结束时间 2017年04月08日(周六)15: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国家队”的一员,肩负着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培养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我校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为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等涉外部委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国力的日渐强大和海外利益的日益广泛,中国对外交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对外交人才的新要求,让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同学更好地了解中国外交和国际形势,我们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和在外交战线上的校友,推出外交育苗工程系列讲座。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新时期的中国经济外交

讲次 第 四十四 讲
开始时间 2017年04月08日(周六)10:00
结束时间 2017年04月08日(周六)12: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国家队”的一员,肩负着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培养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我校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为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等涉外部委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国力的日渐强大和海外利益的日益广泛,中国对外交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对外交人才的新要求,让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同学更好地了解中国外交和国际形势,我们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和在外交战线上的校友,推出外交育苗工程系列讲座。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演讲技巧谈

讲次 第 四十三 讲
开始时间 2017年04月07日(周五)15:40
结束时间 2017年04月07日(周五)17:4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国家队”的一员,肩负着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培养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我校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为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等涉外部委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国力的日渐强大和海外利益的日益广泛,中国对外交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对外交人才的新要求,让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同学更好地了解中国外交和国际形势,我们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和在外交战线上的校友,推出外交育苗工程系列讲座。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北极不再遥远:气候变化下的北极与中国参与

讲次 第 四十二 讲
开始时间 2017年04月07日(周五)13:20
结束时间 2017年04月07日(周五)15:2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国家队”的一员,肩负着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培养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我校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为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等涉外部委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随着国力的日渐强大和海外利益的日益广泛,中国对外交人才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国家对外交人才的新要求,让各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同学更好地了解中国外交和国际形势,我们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和在外交战线上的校友,推出外交育苗工程系列讲座。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一带一路推动文明共同复兴

开始时间 2017年04月06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17年04月06日(周四)16: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室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英国思想史研究的历程(1950-2017)

讲次 第 7 讲
开始时间 2017年03月29日(周三)18:00
结束时间 2017年03月29日(周三)20: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T220
主办方 教师发展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British intellectual histor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trend of liberalism, which originates in the late 16th century. However, as Britain stepped into the 20th century, its intellectual map was transformed with the rise of varied social thoughts as responses to the tremendous changes in the society. The lecture will interpret the developments on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from 1950 to 2017 with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ative writings during the period.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民族室内音乐会《东西南北风》

开始时间 2017年03月30日(周四)18:00
结束时间 2017年03月30日(周四)19: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西厅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大型民族乐团。一直以风格鲜明、演奏精湛而著称,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经涌现了张子谦、陆春龄、孙裕德、顾冠仁、闵惠芬、俞逊发、龚一等一批声誉卓著、对民族音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上海民族乐团已经成为一支拥有拉弦、弹拨、吹管及打击乐四个声部全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创建了自己的专业演出季,录制了大量的民族器乐专辑唱片。与此同时,乐团还推出了许多公益性演出,为普及中国民族音乐不断作出努力。
立足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乐团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理念融入创作和演出中,以“传承千年文脉、致力当代发展、彰显海派风格”为主旨,委约创作了多部当代新作,成为新时代的经典民乐作品;策划演出了多台主题音乐会,将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精神融入音乐中,展现海派民乐的当代表达。其中,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成为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
乐团艺术家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和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均得到高度的评价和赞誉。乐团曾受邀参与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盟峰会、2007年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上海周、 2014亚信峰会等系列重要演出,并为众多来访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演出,被赞誉为“最优美的中国乐团”。
1、合奏《步步高》《娱乐升平》
2、笛子独奏 《姑苏行》《喜相逢》
3、琵琶独奏《彝族舞曲》、《送你一支玫瑰花》
4、古筝独奏《渔舟唱晚》
5、二胡独奏《江南春色》、《赛马》
6、女声独唱《茉莉花》、《大地飞歌》
7、柳琴与乐队《春到沂河》
8、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9、合奏《紫竹调》、《花好月圆》
*曲目及顺序以现场演出为准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Communication and Intergroup/Intercultural Relations: Integrating Theories, Operationalization, and Research Design.

开始时间 2017年05月14日(周日)10:00
结束时间 2017年05月20日(周六)18: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4报告厅
主办方 跨文化研究中心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The 3rd Annual “SII Research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PhD Course Series
3. Topics in IC Research 1: Intergroup Communication Approaches (3rd offering)
Instructor: Prof. Dr. Yan Bing Zhang, University of Kansas, USA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expose students to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topics in intercultural and/or cross-cultural interpersonal, intergroup, mass communication. The role and mission of a communication scholar are to examine human symbolic activity as it shapes and is shaped by relationships, institutions, and societies. This work concerns the creation, analysis, and critique of messages, and devote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understanding the ways in which communication sustains and erodes collaboration within and among local, national, and global communities.
These 3-4 sessions will focus on the Contact Hypothesis,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and Anxiety/ 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is course is largely “social scientific,” covering material from communication, 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psychology (rather than rhetoric). We will briefly touch on social identity, identity processes, stereotypes, intergroup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and intergroup contact to demonstrate the manner in which communication both affects and reflects our social group memberships. The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view various contexts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 an “intergroup lens,” to enhance their skills to both research and critically evaluate historical, present, and future soci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intergroup and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By social groups we mean large-scale groups: those where you might identify with somebody else because they are a co-member of a group, even if strangers. Of special interest will be cultural and age groups, though sessions will discuss all kinds of different groups.
The recommended articles seek to accomplish three objectives: 1). Students are exposed to research in one corner of intergroup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 Students will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 structure of typical journal articles using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3) 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the details regarding 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operationalization of major constructs examined in each of the journal articles, some through groups; The focus of this group work is demonstr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research design, and measurements (and explaining basic data analysi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