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带领团队的思维框架

主讲人 黄成新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2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2日(周五)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MBA案例教室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团队是企业发展中的重点也是痛点, 如何让企业管理人员高效带领团队,一直是现代管理的主要话题。

       20多年前由美国三位心理学博士及领导力专家,基于上千个团队的实证研究,提出了火箭模型团队效能提升解决方案,赋能团队领导者高效建设团队,目前在全球和中国有丰富的成功实践,如3M、SAP、AMD、强生、宜家、福特、新希望、美的等企业。

本次课程纲要:

1)识别团队工作形态。案例研讨:团队建设中的挑战

2)构建带领团队的思维框架:火箭模型团队路线图及团队8要素内涵

3)团队提升活动工具体验

 

人物简介

黄成新

· XTalent荀才公司合伙人
·火箭模型(The Rocket Model™ )中国区代表
·《火箭模型---迈向高效能团队的实践指南》版权引进者及主要译者
· 上外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企业导师
· 人才测评专业人士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对越经贸投资法律前沿与热点

品牌 法意讲坛
讲次 第 89 讲
主讲人 田吉安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2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2日(周五)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08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田吉安

田吉安,泰和泰(海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越南胡志明经济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博士生。兼任越南商贾仲裁中心(VTA)仲裁员/调解员、泰中国际仲裁与调解中心(TCIAC)仲裁员、三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SICMC)调解员等。精通越南语(持越南国家语言水平认证考试高级C1证书)。先后担任香港李颂熹集团、香港真明丽集团、TCL、欧普照明等公司驻越南机构高管并兼管公司法务。2019年高分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正式转入律师行业,专注涉外(越南)法律服务。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主体性和多重普遍性:区域国别学的在地知识探索与实践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5日(周五)14:3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7日(周日)11:30
地点 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智库演化的底层逻辑与应然逻辑化

主讲人 李刚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0日(周三)10: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0日(周三)12: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穹顶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李刚

李刚,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探求一种可共享的法治思维

主讲人 张志铭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9日(周二)15: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9日(周二)17:00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张志铭

张志铭,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利用金融工具助推消费增长的机制探索

主讲人 杨晓兰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8日(周一)16: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8日(周一)17:00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杨晓兰

杨晓兰,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人工智能时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转向

主讲人 彭青龙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8日(周一)10: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8日(周一)12:00
地点 松江校区-国教中心一楼报告厅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彭青龙

彭青龙,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语EO类心理义动词非终结解读的题元歧义分析

主讲人 朱佳蕾,俞建戎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9日(周二)11:45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9日(周二)13: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103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It has been observed cross-linguistically that a causative accomplishment predicate with an agent subject allows non-culminating readings where the surface object need not undergo a change of state, whereas a non-agentive subject enforces culmination where the surface object must undergo the change described by the predicate, dubbed the Agent Control Hypothesis (ACH). An  influential analysis of this contrast is proposed by Martin et al. (2020, 2023), who argue that the source of non-culmin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in particular, comes from the weak perfectivity marker -le(了)interacting with the different event structures of agentive and causative accomplishment predicates. We examine in this paper the ACH effects in Mandarin Chinese experiencer-object psych verbs. We show that that the ACH effects persist even in the imperfective with this class of verbs, and that the contrast between agents and causers regarding culmination entailments is independent of having the properties of accomplishment predicates since the event structures of these psych verbs are diverse but nonetheless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 the ACH effects. Instead, we argue that non-culminating entailments in EO psych verbs arise precisely because the agentive and causative variants have different structures: the causative variants are underlyingly unaccusative, where the surface object is assigned a true experiencer role, whereas the agentive variant has a run-of-the-mill transitive structure where the surface object is assigned a canonical theme role (Cheung & Larson 2015). The observed effects of the ACH therefore arise as a result of the specific entailments of the different thematic roles assigned to the surface object, formalized in the style of Reinhart (2002), where an experiencer role necessarily entails a change in mental state while a theme can but need not entail such a change.

     

       跨语言研究发现,带施事主语的致使义完结动词(accomplishment)往往可以允准非终结性解读,即,客体宾语无需发生状态变化,而这类动词在以致事为主语时,事件必须终结,客体必须发生谓词所描述的状态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施事控制假设”(Agent Control Hypothesis, ACH)。Martin等(2020,2023)提出,汉语中的非终结性解读来自于弱完整体“了”与施事性和致使性完结动词事件结构的交互。本文考察汉语经验者为宾语的心理义动词中的ACH效应,发现ACH效应即便在非完整体EO心理谓词中也存在,并且与谓词本身是否是完结动词无关。我们将给出一系列证据证明这类心理义动词的词汇体貌不具有一致性,有些是完结动词,有些是状态动词,有些是活动动词,但都表现出ACH效应。进而我们提出这类动词的ACH效应与其主语是施事或致事的题元歧义及其结构差异有关,与完结体的词汇体貌或弱完整体“了”无关,进而我们证明ACH效应的来源是多样的。

人物简介

朱佳蕾

朱佳蕾,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博士。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汉语及汉语方言的论元结构、句法,句法-语义界面理论,和儿童语言获得。曾在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当代语言学》、《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著有专著《上海话动词短语的句法研究》。

俞建戎

俞建戎博士(Dr. Jianrong Yu)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专注于形式语义学、词汇语义学,以及句法和形态的接口。他在动词词汇语义学以及跨语言的程度和比较结构方面的研究,已在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Glossa、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Linguistics in the Netherlands等期刊上发表。他曾是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的博士后研究员,并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等多所高校担任过教学职位,目前作为独立研究员工作。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试谈“解谜心理”和“体系化心理”在语言研究中的功效

主讲人 张麟声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9日(周二)16:3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9日(周二)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8教学楼-239
主办方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语言 汉语,日语 日本語
内容提要

通过张麟声教授本人30岁之前发表的以下六篇论文,谈“解谜心理”和“体系化心理”在语言研究中的作用,鼓励年轻朋友们从这两个方面切入描写语言学研究,攀登科学高峰。

1.「“だろう”“のだろう”“ことだろう”浅析」《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年第2期.

2.「日中両語の助数詞」『日本語学』第2巻第8号,1983年.

3.「“のだから”について」『日本語教育研究論纂Ⅰ』(国際交流基金)1983.

4.「试谈对比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山西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5.「中日両語のアスペクト―「了」と「た」を中心に」『日本語学』43号,1985年.

6.「中日両語の文法単位体」宮地裕編『論集日本語研究()現代編』,明治書院,1986年.

人物简介

张麟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与英国早期资本主义市场价值焦虑

主讲人 陶久胜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9日(周二)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9日(周二)20:30
地点 腾讯会议:692-769-908
密码:(本次讲座仅对本院开放 讲座当天将内部公布入会密码)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英国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货币与商品价值摇摆于内外价值之间,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价值日益呈现出外在转向之态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中,海伦和克瑞西达正如商品化了的金银货币,剧中人物对她们的价值辩论与早期现代英国的货币价值论争基本呼应,其价值在自身内在价值和王室主观判断之间摆动,显现一种基于商品稀缺性抑或供求关系的市场价值转向。然而,特洛伊人枉顾人的内在价值,始终依靠市场逻辑定义人际价值,夸大海伦价值让两国陷入消耗巨大的战争之中,对国家安全与政治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这影射出莎土比亚时代的市场价值焦虑。

人物简介

陶久胜

陶久胜,文学博士,三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宁波大学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宁波市领军人才,宁波大学包玉刚领军学者等。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社科基金与浙江省社科项目评审专家等。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语教学》《戏剧》《社会科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50余篇,其中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2部。荣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江西省教育科学成果奖、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各1项。现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国文学经济思想史”、重点项目“新航路开辟时期英国文学的贸易帝国建构研究”与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军人才培育重大项目“美国文学经济思想研究”,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 16、17 世纪文学中的疾病意识与国家焦虑研究”。研究兴趣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学跨学科研究、英语戏剧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