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言、社会与国家研究的跨学科方法:理论与实践

Contemporary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language, society and the state: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讲次 第 188 讲
主讲人 Konstantin Zamyatin
主持人 岳曲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8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8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22327813(语言与未来)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In my talk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e problem of interdisciplinarity in doing research on language, society and the state. Their nexus is studied, among other academic disciplines, within sociolinguistics, sociology of language, political science. Amo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s in the world science, I will focus my attention on two research programs that nowadays develop rapidly: language policy studies and language endangerment and revitalisation. I will outlin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studying language policy “from above” and “from below”. I will then explore the situation with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language policy in the Russian case. Due to a number of historical and structural reasons, research on language policy in Russia has not yet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sociolinguistics and has not become the subject of political science, as initially happened in Western science. This unresolved problem of interdisciplinarity predetermines the limited influence of Russian applied science on the actual practice of language policy and its impact. The limited influence of science, in turn, is expressed in the lack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language policy as a separate direction of state policy and a separate branch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ssues of language policy have again become relevant in connection with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life of Russian society and the state in recent years. The need to respond to new challenges launched the processes of language planning, at the core of which was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policy documents. Along the promotion of Russian as the state language of the whole country, “preservation of linguistic diversity” has been included as another goal of the state nationality policy. Efforts to preserve languages are undertaken both at the level of state policy “from above” and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language activists “from below”. However, despite the official recognition of the problem of language loss and the rise of language activism, it has not yet been possible to achieve any noticeable results in solv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 of preserving languages. I argue that obstacles exist not only at the level of practical activity, but also in applied research. Language policy practitioners implement language policy “from above”, but so far their work remains without solid scientific and conceptual grounds. Due to the underdeveloped program of research on language policy, in Russia today applied scientific work is carried out mainly by linguists as part of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which turns out to be unable to offer adequate solutions in a country with a state-centered political culture. In practice, revitalization and documentation efforts replace language maintenance efforts. Thus, due to the situation when applied science has not yet developed high-quality expertise in the socio-political sphere of language use,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as a practical activity remain ineffective.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Konstantin Zamyatin

Konstantin Zamyatin is senior research fellow at th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He defended in 2014 his PhD dissert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elsinki and obtained in 2019 the title of docent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urku, Finland. He spent the last decade at the schools for advanced studies of some leading British and Swiss universities, including Oxfo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London and Durham University as well as Basel University. Konstantin’s current interests include ethnic politics and language politics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some other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He goes annually for fieldwork to ethnic regions of Russia and taught several MA and BA study courses, most recently at the 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 Moscow, Russian Federation. His expert work includes assignments commissioned, inter alia, by UN Permanent forum on Indigenous Issues, Ministry of Culture of Estonia, Finn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other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讲次 第 35 讲
主讲人 肖存良
主持人 陈蓓洁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5日(周一)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5日(周一)20:30
地点 腾讯会议: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肖存良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国际秩序观与中国外交新阶段

品牌 卓越讲坛
讲次 第 121 讲
主讲人 张骥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2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2日(周五)15:0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123教室
主办方 卓越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国际秩序观与中国外交新阶段

人物简介

张骥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副院长,复日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法国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等。著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法关系》《欧洲化的双向运动》《世界主要国家国家安全委员会》等,主编“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丛书”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校际盲审这样做,学籍tips听我说

主讲人 陈壮鹰、罗华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1日(周四)12:3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1日(周四)13: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4120-4122
主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1)校际盲审相关条例解读

(2)学籍管理相关内容说明

(3)答疑环节

人物简介

陈壮鹰、罗华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当前形势下的中国外交

主讲人 杨秀萍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2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2日(周五)15:0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129教室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杨秀萍

杨秀萍女士,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康德《论永久和平》看欧洲联合的思想发端与谱系

主讲人 郭小雨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2日(周五)18:3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2日(周五)20:3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9号小别墅201报告厅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人物简介

郭小雨

郭小雨,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副研究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全过程人民民主”谈理论学习

品牌 青马讲堂
主讲人 王绍佳
主持人 曾莹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2日(周五)15:0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2日(周五)16: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310室
主办方 团委 / 学生联合会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青马讲堂”系列讲座是由我校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共同组织的,面向全校学生的品牌讲座,该系列讲座邀请多位知名教授主讲,聚焦信念教育与品德培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横跨多个学科领域,旨在为同学们提供全方面的写作指导和全视野的知识盛宴。

本期讲座将从“全过程人民民主”出发去探讨理论学习的意义。主讲人将详细介绍民主的实现方式及有效性,并深入分析候选人的适宜性以及多党轮流执政的利弊,最后与大家共同探讨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人物简介

王绍佳

王绍佳,法学博士。现任上海政法学院刑诉专业教师、上海政法学院校团委兼职副书记、法律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上海通佑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曾参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研究”、中央政法委的“国外刑事案件快速处理机制研究”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澳大利亚国家语言政策和中文教育发展与挑战

讲次 第 67 讲
主讲人 李复新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2日(周五)15:3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2日(周五)17: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MBA案例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将以历史与现状为主线,融合材料、观点、叙述与评析来追溯澳大利亚中文教育在澳大利亚国家语言政策与实践中的地位,探讨现代中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前景,以及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中的合作前景,用真实的语言讲述澳大利亚中文教育的故事。

人物简介

李复新

李复新,教授、博士,澳大利亚中文教育联席会议主席、澳大利亚中文教师联会主席、中国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社区语言联盟杰出贡献奖获得者、澳大利亚华人教育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非洲中文教育:回视与前瞻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Africa: Its History and Future

讲次 第 187 讲
主讲人 徐丽华
主持人 张雪梅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1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1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22327813(语言与未来)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非洲是当前中文教育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非洲中文教育的发展环境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非洲幅员辽阔,不同国家在社会经济、教育体制、语言生态、个体需求、中文教育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特殊性和复杂性都会影响中文教育,带来各种挑战,也形成了非洲中文教育的独特性。非洲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需要置身于中非合作的大框架以及中非社会经济文化语境下,要与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同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相协调,要有优质的师资队伍、本土化的教材、适合学习者的教学方法。三个层面因素形成合力,非洲中文教育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徐丽华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语合中心浙江师范大学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教师发展分会和标准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中文教育、非洲语言政策与规划、第二语言习得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出版专著教材、提交咨政报告多篇,承担乌干达、赞比亚等非洲五国中文教学大纲、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环里海地区的特点和意义

主讲人 杨恕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0日(周三)16:3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0日(周三)18:0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9号小别墅201报告厅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要内容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也是欧亚两大洲分界的一部分。在里海底和滨里海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里海既是重要的水上通道,也是一个很大的陆地运输障碍。它周边有五个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组成复杂,大国、区域大国、国际组织等在各方面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介入了里海事务,但没有发生重要的冲突。对于里海地区在世界地缘政治中作用的评价要客观,对它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也不宜夸大。区域国别学中的里海研究需要努力创新,而不是成为某个学科的外延。

报名问卷链接

https://www.wjx.cn/vm/Yrv0iBZ.aspx

人物简介

杨恕

杨恕,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8月至1991年10月在驻苏联大使馆工作,后任兰州大学外事处长,兰州大学副书记、副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亚、反分裂、反恐、地缘政治。已发表论文160余篇,专(译)著1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约20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等。
任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高级顾问,是多个部委聘请的咨询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亚地区顾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