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故事”课程链建设:外语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性范式

主讲人 陈伟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25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25日(周五)15:30
地点 腾讯会议:181 156 768
密码:515922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根本症结在于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其具体落实之间有着巨大偏差。立足我国当下开展外语教育的内外围环境,本讲座阐释并论证“科学文化故事”课程链建设的理念,试图构建中国外语教育改革可以尝试的另一种范式,即深耕中国科技素材与优秀文化资源,依据文化的内在发展逻辑,采用全球视野下的普遍体认的叙事方式,着力书写并转译一个艺术隐喻形式的文本世界,从而切实而有效地把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其具体实践融合起来,真正实现以科学文化精神为核心,集语言、科学品质与人文素养三位于一体的外语教育。

人物简介

陈伟

陈伟,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科学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院院长;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后,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任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天津外语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语言/出版与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学翻译学院教授,中国文学文化外译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学科带头人。

现兼任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研究员;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副主任;文化部中国文化译研网英语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评价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燕山大学》学报编委;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应用语言学、传播学、出版学;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清华大学学报》《现代传播》《外语界》《中国外语》《中国出版》《文艺争鸣》《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逾80篇,其中多篇文章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全文转载;出版专著4部,编著或合著4部,译著逾30部(逾300万字);主持或主持翻译各类基金项目近20项,其中包括“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等国家级翻译项目9项,在研国家社科资金一般项目“西方文化软实力思想经典文献整理与中国文学外译话语体系构建”;主编或参编《语言学名词》《汉英大词典》《中国翻译大词典》《汉英称谓词典》等多部词典。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计算机辅助交替传译模式的构建与验证

主讲人 陈思佳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24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24日(周四)20:30
地点 腾讯会议:390 450 432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推进,语言行业规模的持续增长,口译与技术的融合将不断深入。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口译员的技术能力却难以与时俱进,无论是产业界、教育界还是学术界都亟需相关研究来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口译技术的实证类研究不足,较为缺乏对技术与口译过程交互关系的思考,对于技术辅助口译应用的实效性缺乏评价机制,这些都是未来口译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本讲座将聚焦新型的计算机辅助交替传译模式,该模式将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技术与口译过程有机结合,研究通过实验对比传统和新型口译模式,对产出质量进行测量,并对口译过程进行观测。

人物简介

陈思佳

陈思佳,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荣誉研究员,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语言学博士。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口笔译认知、口笔译技术和视听翻译,重点通过眼动追踪、电子笔和数位板记录、心理测量、有声思维等方法研究口笔译及其认知过程。目前已在Interpreting、The Journal of Specialised Translation、Perspectives、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等SSCI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文章,长期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FS)评审人,波兰国家科学中心(NCN)基金评审人,以及SSCI期刊审稿人,主要评审期刊包括Interpreting,Language and Cognition,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Perspectives,Linguistica Antverpiensia,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现代语言学理论创新中的直觉、跨界与增维

主讲人 周频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24日(周四)16:3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24日(周四)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5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理论原创是我国语言学界的短板。部分原因是由于传统中国的自然认识方法主要以经验事实和实用为导向,偏重以观察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经验法,缺乏西方人那种基于公理–演绎法展开哲学思辨的思维方式、抽象的–数学的自然认识方式。导致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倾向于“在别人的理论框架内做填空,蹭热点”。该如何进行好语言学理论的创新?本文基于科学哲学和现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相关理论提出,做理论研究需要有良好的直觉、需要扬长避短,跨界合作,以及提升认知维度,对研究问题实现 “降维打击”。最后,本文以我们最近发表在SCI检索期刊上的论文(是一项跨国和跨学科的合作成果)在为例,说明直觉、跨界与增维是产生现代语言学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

人物简介

周频

周频,上海海事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神经语言学、内感受神经科学、具身语义学、语言科学研究方法论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哲社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在国际顶级期刊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上发表论文一篇,在SCI检索期刊Brain Sciences上发表一篇,在CSSCI期刊《外国语》、《外语界》、《中国外语》、《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发表论文约15篇,其中两篇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出版著作两部。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危机与现代性

讲次 第 27 讲
主讲人 王炳钧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21日(周一)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21日(周一)20:30
地点 腾讯会议:349-808-580349-808-580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随着近代从封闭向无限的敞开,人获得了掌控未来的可能,古来有之的危机现象进入了主体的估算范围,而由此产生的克服危机的方案又生成了难以估量的后果。报告尝试从危机概念入手,对这一伴随现代进程的危机观念问题展开讨论。

人物简介

王炳钧

王炳钧,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德语文学教授、《德语人文研究》主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现代诗的多样性对其定义的影响

讲次 第 164 讲
主讲人 蓝蓝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21日(周一)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21日(周一)20:30
地点 腾讯会议:290-756-887
密码:1121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什么诗?读不懂的诗是诗吗?针对目前很多人阅读现代诗困难的问题,本讲座将对当代中外诗歌创作形式的多元化和翻译过程中语言呈现的转变进行分析,例举诗人的不同诗歌文本,从创作形式上揭示它们对诗歌定义的影响,从而解释现代诗阅读困难的根源。

人物简介

蓝蓝

蓝蓝,著名诗人,童话和随笔作家。迄今出版有汉语诗集、英文、俄语、西班牙语等诗集18部,散文随笔集7部,童话童诗集7部。著有诗剧两部。曾获中国女诗人杰出贡献奖、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袁可嘉诗歌奖、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诗人奖、首届苏轼诗歌奖、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奖项。2014年由希腊荷马故乡希奥斯市(Chios)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尹锡悦政府的外交安全战略与中韩关系

讲次 第 十八 讲
主讲人 郑继永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21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21日(周一)20:30
地点 其他: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郑继永

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于韩国庆南大学、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访问工作。学术兼职有国家海洋与领土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秘书长、法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学术委员等。长期从事朝鲜半岛政治与外交研究,著有《韩国政党体系》、《韩国国会政治》,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语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的测评

主讲人 常辉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21日(周一)14:3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21日(周一)16:00
地点 腾讯会议:353-408-892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常辉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当代外语研究》国际第二语言加工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联合执行主编、《第二语言学习研究》副主编、《教育语言学研究》编委。
主要从事语言习得与加工研究以及外语教学研究。迄今,在国内外SSCI和CSSCI语言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3篇,出版专著三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创新重点项目和文理交叉基金项目等。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二语句法结构的眼动加工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时代视野下的文化焦虑和文明碰撞

讲次 第 7 讲
主讲人 章远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21日(周一)13:3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21日(周一)15:0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337会议室
主办方 中东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学习“二十大”精神,时代视野下的文化焦虑和文明碰撞

人物简介

章远

章远,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阿拉伯世界研究》副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Asian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东政治与外交、宗教与国际关系、冲突与安全。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韩国语的非典型宾语

讲次 第 25 讲
主讲人 赵新建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19日(周六)13:0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19日(周六)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7教学楼-文献中心(7101)
主办方 英语学院
承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韩语-朝鲜语 한국어
内容提要

韩国语的格助词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在考察典型宾语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时量、副词和否定等三种非典型宾语用法的语义特点,从而得到隐藏在表面非宾语语义背后的宾语语义。这一过程可以从所有不同语境中提取出动宾关系,而使所用用法都回归常规动宾关系。

人物简介

赵新建

赵新建,山东青岛人,教授,博导,中国韩国(朝鲜)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韩国语语法。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写教材工具书多部。完成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1项,参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完成慕课建设项目2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韩国语工具格词尾的多义性分析

讲次 第 24 讲
主讲人 赵新建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19日(周六)10:0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19日(周六)1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7教学楼-文献中心(7101)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韩语-朝鲜语 한국어
内容提要

在韩国语工具格词尾“-로”的研究中,有关语法多义性的原子观、原型观、 图式观和单义观等不同观点各有体现。从相对单义观的角度,可以从韩国语工具格的所有用法中提取表示“指向”的公约义,并能够得到一个兼顾经典范畴与典型范畴的语义网络图。

人物简介

赵新建

赵新建,山东青岛人,教授,博导,中国韩国(朝鲜)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韩国语语法。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写教材工具书多部。完成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1项,参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完成慕课建设项目2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