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与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研究 A Research on Language Resourc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Improving Chinese International Right of Speech

主讲人 赵永峰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13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13日(周四)20:30
地点 “语言与未来”B站直播间(ID:22327813)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语言是一种战略资源。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话语实践是国家间交往的重要内容,话语的实施、传播和被接受是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反映。自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以来, 中国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有力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语言资源,如何更有效运用这些重要的战略资源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是新时代的新使命,本文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运用布迪厄的语言资本观,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提出需要从持续改进我国国际话语实践者的语用策略、优化话语内容、增强话语平台使用效力、完善话语评价机制四个方面不断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新路径。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赵永峰

赵永峰,文学博士/博士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理论与应用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第三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外国语大学嘉陵优秀人才、研究生院院长兼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重庆市外文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认知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政治话语分析和语言哲学。主持完成多项科研和教学项目,其中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Pragmatics and Society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获各类教学科研奖项近10项,其中2021年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第二届美国学研究生论坛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22日(周六)08:30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22日(周六)16:3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600-988-992
主办方 英语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2022年10月22日,继首届美国学研究生论坛之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将联合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举办第二届美国学研究生线上论坛,旨在深化外语学科美国研究专业校际交流,构建学术共同体。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NDQ0OTA4NQ==&mid=2247496634&idx=2&sn=9560ac99092c5cf38a44edc55dc9b10d&chksm=fd308768ca470e7e0997837c123cfdf9863ea074e696c6aecba46a6bf60ad4465e73652c17b3&token=2015318385&lang=zh_CN#rd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符号学的跨文化转向

主讲人 丁尔苏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20日(周四)16:15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20日(周四)18:3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443-473-919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从上世纪末至今,互联网近乎普及全球,外语文本资源因而唾手可得。此外,各国双语乃至多语人才快速增长,使得中、西符号学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例如,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可用来研究中国文字,而中国学者钱钟书的修辞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眼下正在走红的认知科学。这种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必将带来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人物简介

丁尔苏

丁尔苏,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加拿大《符号学书评》(Semiotic Review of Books)编委和副主编(1997-2000)、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2000-2004,以及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1994-1998)。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西方文论、语言哲学和符号学,学术成果包括《超越本体》《现代悲剧》(译著)《符号与意义》《Parallels, Interactions, and Illuminations: Traversing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of the Sign》,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与现时代

讲次 第 21 讲
主讲人 邹诗鹏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18日(周二)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18日(周二)20:30
地点 腾讯会议-316 931 681(密码:1018)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邹诗鹏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木偶戏”中的历史与深渊——克莱斯特对意识的怀疑

讲次 第 26 讲
主讲人 任卫东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20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20日(周四)20:30
地点 腾讯会议:196-346-018
主办方 德语系
承办方 德语系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要么毫无意识,要么拥有无限的意识”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
1800年,大学期间的克莱斯特接触了康德哲学,导致他的启蒙理性思想和进步论信念彻底崩塌。康德的认识论让克莱斯特认为,人无法凭借自己的理性真正认识世界、获得终极真理。
被研究者们称为“康德危机”的这次经历,对克莱斯特的人生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充斥着迷茫、偶然性、极端的情感和暴力,对人的意识的质疑、对真相的怀疑、对语言的不信任、对人类进步的绝望。
报告以克莱斯特的美学散文《论木偶戏》和戏剧作品《彭提西莉亚》、《海尔布隆的小凯蒂》为核心,从“木偶戏”的角度出发,分析《彭提西莉亚》和《小凯蒂》中人的意识和无意识导致的后果,阐释克莱斯特对人的意识的反思与怀疑,并展示在古典浪漫的时代精神背景下,克莱斯特如何以独特的方式,展演他对人类历史进程理解。

人物简介

任卫东

任卫东,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德语文学、德语文学史、接受美学、卡夫卡研究。

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德国文学史》、《当代外国文学纪事:1980-2000》,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歌德全集》翻译”。著有专著数部,论文三十余篇,译著十余部,教材与辞书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质性数据分析:方法与案例

讲次 第 3 讲
主讲人 杨鲁新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18日(周二)15:00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18日(周二)16: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105室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专题通过案例阐释质性数据分析原则。具体而言,数据分析通常包含:1)收集数据,2)思考数据与研究课题的关系,3)对数据进行分类(或编码),4)反思数据,5)尝试用不同的方式组织数据,探究可能的数据呈现的规律和内在关联,6)把出现的内容或主题与相关概念和理论建立联系,7)根据已有的数据分析,确定是否收集更多的数据。
本专题重点讨论数据编码及与理论建立关联。

人物简介

杨鲁新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21—2025 年)。2001年获加拿大大布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第二语言教育领域硕士学位,2006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第二语言教育领域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课程与教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外语教师教育及学术读写能力发展。自2010年起担任教育部“国培计划”英语教师培训专家。2013-2021年担任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北京外国语大学培养基地教学主管,为遴选入站学习的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设计并实施培养方案。目前担任《基础外语教育》期刊主编、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编委、TESOL Quarterl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等知名国际期刊审稿专家。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包括在SSCI来源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Language Awareness、System、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国际期刊发表的多篇论文。研究方向:语言课程与教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外语教师教育、学术读写能力发展。为研究生讲授:1)应用语言学英文学术阅读与写作 (授课语言:英文)2)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授课语言:英文) 3)社会文化理论与外语教育(授课语言:英文);为本科生讲授:1)创新研究课:外语教育研究范式及方法2)新生研讨课:语言学习与语文能力发展 等课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光辉的历程:在近代文献中探寻党代会历史

主讲人 章玉玲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12日(周三)14:00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12日(周三)15:00
地点 腾讯会议:710789653
主办方 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讲座配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联合推出的“近代文献中的党代会历史”图文展,充分挖掘近代特色文献资源,重点回顾中共一大至中共七大的光辉历程。在近代文献的爬梳中,讲座将集中展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经验,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希望通过这种“党史主题回顾”形式的学习和宣传,更好地汲取历史智慧、凝聚奋进力量。

人物简介

章玉玲

上海图书馆馆员,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近现代文献资源的挖掘与转化、数字文献资源的宣传推广、社会服务统筹运营等工作。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贝克特的中国因缘

主讲人 张和龙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11日(周二)10:05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11日(周二)10:35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288-989-818 ,密码:1011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张和龙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副主编,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理事。2002-2003年英国剑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2010-2011年美国耶鲁大学英文系富布赖特访问学者。2007年获教育部直属院校宝钢优秀教师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译学家·首届“中国思想”话语汉英翻译大赛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05日(周六)20:0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26日(周六)12:24
地点 “译学家”翻译专业教学与MTI实训系统
主办方 高级翻译学院,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01 大赛宗旨】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知识体系。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立足中国实际、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同时庆祝每年一度的国际翻译日(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Day)(9月30日),提升和检验翻译专业教学质量,上海外国语大学拟于2022年9月—11月举办“译学家·首届'中国思想'话语汉英翻译大赛”,欢迎广大高校学子踊跃报名参与。

【02 组织机构】

官方指导: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承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协办单位: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中国翻译》

《上海翻译》

《外语与翻译》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孔子学院》(多语种版)

《外语电化教学》


【03 大赛简介】

比赛采取线上形式

参赛者登录“译学家”平台,根据平台呈现的文本内容,在规定时间内输入译文,保存提交,完成比赛。

文本内容

大赛选取有中国思想话语代表性的、长度和难度适宜的中文篇章,由参赛者翻译成英文。

比赛可靠性

竞赛文本内容经过平台后台的特殊加密和干扰处理,避免机译和抄袭。

评选科学性

译作评选采取人工智能比对筛查过滤和人工评阅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翻译比赛的真实性、公平性和权威性。


【04 评审专家委员会】

大赛组委会顾问(按汉语拼音排序)

黄友义  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

姜   锋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孙有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王   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中央电视台外语部评论员

王   玮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   平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翻译》杂志主编

于   涛(拟)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大赛学术顾问(按汉语拼音排序)

范武邱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外语与翻译》主编

傅敬民    上海大学教授、《上海翻译》执行主编

Hannelore Lee-Jahnke  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前任主席

Ian Newton    国际劳工组织前口译部门负责人

李正仁    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前口译部门负责人

王东风    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

袁筱一    著名翻译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

张爱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朱纯深    著名翻译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

朱振武    著名翻译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大赛评审专家

全国著名高校高级翻译学院专家学者

大赛组委会

主任: 查明建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副主任: 张爱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执行主任: 胡加圣 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社长、《外语电化教学》常务副主编


【05 赛事说明】

参赛对象

全国高校全日制在校生(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

比赛形式

线上限时笔译

比赛语种

汉译英

报名时间

2022年9月30日—10月31日

比赛时间

2022年11月5日晚8时

报名方式

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即刻报名!

注:请根据跳转信息及时加入大赛官方交流QQ群,大赛所使用的技术平台及参赛步骤后续将在群内发布!进群请改群昵称,如“张三+上海外国语大学+本一”。

https://www.wjx.top/vm/Y2vaFgG.aspx# 

特别说明:本次比赛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平台支持

“译学家”翻译专业教学与MTI实训系统

【06 拟设奖项】

特等奖 (1名)华为手机一部 + 获奖证书

一等奖 (2名)苹果手机一部 + 获奖证书

二等奖(20名)科大讯飞翻译机一部 + 获奖证书

三等奖(50名)定制U盘一个 + 获奖证书

优秀奖(若干)获奖证书

优秀组织奖(若干)

大赛优胜者有机会获得推荐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夏令营的资格。
颁奖日期:2022年11月26日(预计线下,具体日程另文发布)

【07 联系方式】

如对比赛流程、规则、颁奖事宜有疑问,请联系大赛组委会:

邓老师(微信:annidby QQ: 799533678)

如在报名、比赛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请联系“译学家”平台技术支持:

张老师(微信:15755361486)

周老师(微信:tyrazhou)

扫码关注“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左侧)和“上外数字外语出版”(右侧)公众号,获取更多大赛通知信息。

    

【08 特别说明】

1. 本届翻译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2.  所有参赛译作的处置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优秀译作将有机会在线发表。

3.  本翻译比赛是公益性、学术性比赛,主办方不承担除按照预定规则颁发奖品之外的任何法律责任。

4.  比赛一经发现作弊,即取消涉事者参赛资格并通报所在学校。

5.  比赛解释权归本组委会所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决策分析

主讲人 丁帮俊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13日(周四)14:00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13日(周四)16:00
地点 腾讯会议:624-3385-7307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一名管理者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决策。例如,当产品的未来需求是不确定的时候,制造业的管理者必须决定投资于新设备的生产能力需要多少资金。当客户对不同营销策略的反应是不确定的时候,营销管理者必须从众多不同营销策略中制定适合新产品的决策。投资管理者在面临不确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时,必须决定是否进行一项新的投资冒险。本次讲座以系统和理性的方式,介绍一种在不确定环境中构造和分析管理和决策问题的方法,该方法被称为决策分析方法,在决策分析中应用的分析模型被称为决策树。

报名方式: 问卷星
报名链接:https://www.wjx.top/vm/OtSC2SW.aspx#

人物简介

丁帮俊

丁帮俊,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教授,专业方向为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库存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主要从事不完全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发表论文40多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