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媒介语教学、内容语言融合教学中的超语实践:理论视角和研究重点 Translanguaging in EMI and CLIL Classroom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Foci

主讲人 谷明樾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03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03日(周四)20:30
地点 “语言与未来”B站直播间(ID:22327813)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The past decade witnesses a surge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translanguaging in educational contexts of 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EMI) and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In this talk, I will provide an analysis of the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 and research themes of translanguaging in EMI and CLIL contexts, based on a review on research studies on translanguging in EMI/CLIL across various subject disciplines, published from 2015 to 2022. In-depth analysis identifies the major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and research themes. Following the discussion on the implications for methodology, research, and pedagogy, two empirical studies on translanguaging in higher education will be introduced for illustration.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谷明樾

GU Mingyue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Head of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Faculty of Humanities,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multilingualism and mobility, family language policy, and identity and (digital) citizenship studies. She has published widely in the above fields. She is the co-editor of Critical Inquiry in Language Studies (Q1). She received the President’s Award in Research Excellence in 2022 at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 in 2017 and Young Researcher Award in 2015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讲好“中国故事”视阈下短视频的“制+译”路径与策略分析

主讲人 潘莉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03日(周四)19:3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03日(周四)21:0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ID:362 898 097)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新媒体时代,双语短视频对于“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特优势。本讲座将针对国际传播领域的总体趋势、新媒体及短视频的主要特点、目标受众的需求,结合主讲人多年的新媒体翻译教学经验和指导、审校、翻译短视频的实践,探讨策划制作、翻译、传播双语短视频的主要路径和策略方法,以期为运用短视频微视频翻译传播“中国故事”的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人物简介

潘莉

教授,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师、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著名翻译学期刊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SSCI,A&HCI)编委。中国影视作品出海英译评审专家,广东省外专局 “省媒体翻译学界急需的青年人才”、广东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云山学者”,英澳及国内多所知名大学终生教授评聘和博士毕业论文评委、博士后出站答辩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审专家。国际国内十余个翻译学、语言学、文化研究著名期刊审稿专家、国际著名学术出版集团Routledge特邀评审专家、省部级课题立项及结项评审专家。出版译著专著多部,论文多发表于国际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在Target,Perspectives,The Translator,Babel,Interpreting, The Journal of Specialized Translation等翻译学国际权威期刊(SSCI和A&HCI)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文章收录于Routledge等国际著名出版社的学术专辑。致力于媒体翻译、政治话语国际翻译传播及视听译制等跨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及教学工作十多年,近年翻译、审校双语短视频作品逾百个。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化翻身:新中国的国际主义时刻与斗争的世界想象

讲次 第 226 讲
主讲人 殷之光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31日(周一)13:00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31日(周一)15:00
地点 腾讯会议:743-134-196(报名获取密码:https://www.wjx.top/vm/ex34xit.aspx#)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殷之光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士、硕士,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博士。曾任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可持续发展科学与人文学院助理教授,英国艾克赛特大学人文学院现代语言系副教授、中国中心(Global China Research Centre)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国别研究、国际政治传播、英帝国史、殖民史、第三世界去殖民运动、泛亚洲主义、泛伊斯兰主义以及文化帝国主义等。出版专著 Politics of Art: The Creation Society and the Practice of Theoretical Struggle in Revolutionary China (Brill,2014)。《新世界:亚非团结的中国实践与渊源》(当代世界出版社,2022)。与人合著《觉醒与超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22;入选中宣部出版局推荐书目)。各类论文及文章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History、Turkish Journal of Sociology、Third World Quarterly、《开放时代》、《读书》、《学术月刊》、《文化纵横》、《东方学刊》等期刊。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翻译作为方法:论翻译文学研究的语境化和思想性

主讲人 查明建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03日(周四)16:3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03日(周四)18:0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751-884-005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目前翻译文学研究处在瓶颈期,主要表现为:在研究内容,议题重复雷同;在研究方法上,简单套用翻译理论话语对翻译现象进行大而化之、空洞浮泛的“论述”。要突破翻译文学研究的瓶颈,需要超越目前翻译文学的研究模式,即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是从问题出发,将翻译作为方法,发掘更富有思想深度和学术价值的问题。“翻译作为方法”,就是将翻译作为进入问题复杂性的途径,以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性思维”方式,深入到翻译文学生产的具体语境中,进入翻译现象的内部和细部,考察得越全面,探究得越深入,才能挖掘到深层次的、富有学术创新意义的问题,以提升翻译文学研究的思想性和学术价值。

人物简介

查明建

查明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译协副会长,上海市外文学会会长,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美国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浦江人才计划”学者,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四有’好教师”(提名奖),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比较文学”主持人,上外十大人气公选课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翻译文学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著作有《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1898—2000》(上、下卷)、《一苇杭之:查明建教授讲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等,译著有《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什么是世界文学?》《非洲短篇小说选集》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现代斯瓦希里语的发展与挑战

讲次 第 18 讲
主讲人 马骏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01日(周二)11:5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01日(周二)12:50
地点 腾讯会议ID:842-340-218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斯瓦希里语作为全世界范围内使用人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非洲本土语言之一,其发展历史不仅是欧亚非文明交往的见证,更是非洲本土知识有机流动的最佳范例。现代斯瓦希里语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也是非洲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时代缩影。如今,对本土知识经验的重视正使斯瓦希里语逐渐成为非洲最有影响力的语言,现代斯瓦希里语的发展将为非洲实现“心灵的去殖民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人物简介

马骏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斯瓦希里语专业、东非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斯瓦希里语发展协会(CHAUKIDU)会员;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斯瓦希里语专业毕业,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斯瓦希里语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斯瓦希里语文学与东非社会文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绘画与悲剧观念

主讲人 丁尔苏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01日(周二)10:05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01日(周二)11:35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658-519-147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对大多数人来说,绘画总是与美好联在一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赏心悦目的人物或景色,有时还会称赞它们“美丽如画”。事实是,历史上有不少绘画作品不仅不给观众带来感官愉悦,而且令人毛骨悚然。德国画家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Matthias Grünewald)的《耶稣受难》图即为一例。画中的耶稣满身扎刺,鲜血流淌,两臂被钉在十字架上,其面部表情极度痛苦。画家为什么会通过色彩和线条来展现类似的人间苦难呢?英国当代学者伊迪丝·霍尔(Edith Hal)说得好,悲剧“所表达的是关于苦难的追问”,表达苦难的绘画作品也不例外。我们可以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悲画”来了解埋藏在它们背后那些不同的悲剧观念。

人物简介

丁尔苏

丁尔苏,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特聘教授,曾担任加拿大《符号学书评》(Semiotic Review of Books)编委和副主编(1997-2000)、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2000-2004,以及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1994-1998)。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西方文论、语言哲学和符号学,学术成果包括《超越本体》《现代悲剧》(译著)《符号与意义》《Parallels, Interactions, and Illuminations: Traversing Chinese and Western Theories of the Sign》,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口述影像走进口译课堂: 研究与实践的探索

主讲人 鄢秀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31日(周一)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31日(周一)20:3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 458-659-005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口述影像服务,将影像资讯转换成口头文字符号,让视障者接收到视像内容。近几年,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的鄢秀博士在口译课堂中增设了口述影像培训模块。她与团队制定了一套基于口述影像和口译共同特点的评估标准。不仅如此,鄢博士还邀请了视障观众参与评估,从用户的角度为学生的口述影像作品提供反馈。她将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人物简介

鄢秀

鄢秀, 德克萨斯大学 (奥斯汀)博士。现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系,翻译硕士科目主任。香港高等教育妇女协会会长。

鄢博士长期致力于翻译、口译、口述影像、语言教学以及经典翻译的研究。鄢博士主持大量研究计划;在多种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著作及译著包括Research on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Training: A collective Volume of Bibliometric Reviews and Empirical Studies on Learners,<<论语英译及诠释》(译著);主编 《再造的镜像:阿瑟∙韦利的中国诗翻译》,《文化认同与语言焦虑》,史景迁中国系列英译等。鄢博士为 多个出版社及国际期刊担任评审与编辑。 2021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大赛银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Tai Chi Diplomacy in China’s Relationship Building with the World

主讲人 Xiaoling zhang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03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03日(周四)20:00
地点 腾讯会议(请联系主办单位)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承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This talk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ai Chi Quan from a wellness and self-defense exercise to a diplomacy vehicle in China since 1949, with a focus on its development after 1980s. Situated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risen power internationally, and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domestically, the talk shows how, through an ethnography study of the martial art of Tai Chi Quan in the village of Chenjiagou, Tai Chi Quan’s birthplace, and the transnational networks Tai Chi Quan masters have established, non-state actors and state actors have worked togeth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 Chi diplomacy. The study argues that studies on China’s public diplomacy and soft power have focused on state efforts. Attention to the little studied collaboration model in Tai Chi diplomacy not only opens new space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public diplomacy, but also sheds light on China’s evolving understanding and conduct of public diplomacy.
Speaker: Xiaoling ZHANG

人物简介

Xiaoling zhang

Prof., Head of Department,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Xiaoling Zhang has built up a research track record in the area of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with a focus on China, especially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advances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ir polit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and China's image building 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She has published widely on China’s creative industries, i.e., the film industry, the TV industry, new media technologies/social media, more recently focusing on their role in the nation’s attempt to refresh its image and to build international soft power.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机器学习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主讲人 王琦萍
开始时间 2022年11月01日(周二)14:00
结束时间 2022年11月01日(周二)16:00
地点 腾讯会议 :62433857307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识别、获取并分析隐匿于商务大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是实现大数据商业价值的核心所在,也是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因素。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正在向数据驱动的管理转变,传统的商务决策正在向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转变。近年来,机器学习方法因其在大规模数据中特征学习、获取等方面的性能优势,为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报告将结合几项管理学研究案例,介绍机器学习方法在商务数据分析、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报名方式:问卷星
报名链接:https://www.wjx.top/vm/OtbJS0U.aspx#

为整合校内优秀学术资源、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于2018年推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计划,迄今已举办四批。学术训练营的形式为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沙龙等,主要对象为本校在读研究生、青年学者,欢迎兄弟高校师生参加! 具体活动信息既可参见主办单位官方网站和官微推送,也可参见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信息,链接网址:http://graduate.shisu.edu.cn/8852/list.htm。

人物简介

王琦萍

王琦萍,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信息管理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大数据分析、社交网络分析、商务智能与金融科技,已在包括Decision Support System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IEEE Consumer Electronics Magazine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融不进的他乡,回不去的故乡:古尔纳《海边》翻译随想

讲次 第 24 讲
主讲人 黄协安
开始时间 2022年10月28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28日(周五)20:30
地点 腾讯会议(ID: 687-485-651)
主办方 翻译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小说《海边》讲述了一个离散的故事,年过六旬的落魄商人萨利赫·奥马尔从东非的桑给巴尔流落到英国,因缘巧合,在他乡遇到仇家的儿子拉蒂夫,然后小说从两个人的视角,回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最终两人冰释前嫌,相互和解,也跟自己和解。小说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将人物塑造寓于历史叙述之中,同时,与传统经典的互文,既形成了隐喻,也对翻译构成很大的挑战。

人物简介

黄协安

古尔纳小说《海边》译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副教授。多年来研究英美文学、从事翻译实践与研究,曾主持参与多个国家级翻译项目。文学翻译作品有亨利•詹姆斯小说《鸽翼》、厄普代克“东镇系列”、阿特伍德作品《猫眼》、A.S.拜厄特小说《静物》《吹口哨的女人》和海明威等多位英美大家的代表作。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