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胡孟浩教授

讲次 第 十三 讲
主讲人 姜宏
开始时间 2022年09月22日(周四)13:00
结束时间 2022年09月22日(周四)15: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338会议室
主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承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姜宏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巡回展车

开始时间 2022年09月20日(周二)13:30
结束时间 2022年09月26日(周一)18:00
地点 松江校区-师生活动中心-西广场
主办方 中共一大纪念馆、新华通讯社新闻信息中心、上海图书馆、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方 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分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0日至26日 每天09:00-18:00
展览地点:松江校区师生活动中心西广场

指导单位: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中共一大纪念馆、新华通讯社新闻信息中心、上海图书馆、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分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外语教育研究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

主讲人 王雪梅
开始时间 2022年09月20日(周二)14:45
结束时间 2022年09月20日(周二)16:15
地点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105室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在明确学位论文定义的基础上,从外语教育研究视角,对学位论文选题原则、选题来源、选题评价、选题与研究问题关系等进行阐释,同时以开题报告等案例分析学位论文撰写的关注点与存在问题,并结合期刊论文撰写等提出相应建议。期望对外语教育研究论文撰写有参考意义。

人物简介

王雪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语委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社科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项。已出版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著作、词典8部,教材10册;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外国语》《中国外语》《外语教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40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次,上海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次,上海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特等奖1次。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研究方向:外语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走的多远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党是怎么诞生的

讲次 第 19 讲
主讲人 忻平
开始时间 2022年09月21日(周三)10:00
结束时间 2022年09月21日(周三)1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4423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忻平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Intercultural Learning throug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a Shared Community of Mankind

讲次 第 37 讲
主讲人 金立贤
开始时间 2022年09月21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2年09月21日(周三)20:30
地点 线上腾讯会议号:706-623-785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Internationalisation, globalisation and glocalization are term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phenomena of interconnectivity between people and countries and how local development influences other far-off communities and vice versa. However, for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human planetization would go further.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take community action in a planetary sense towards a common vision covering the entire surface of the planet, emerging through interaction and rapid transmission of thought, towards collectivization and ever-increasing unification.

Intercultural learning within the concepts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human planetization is essential for educators and students in the curriculum design, educational visio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with practical skills and critical thinking. Cultures of learning is an approach to examine taken-for-granted socialized way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to share, communicate and develop with others who may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of learning.

This approach enhances evaluation competence, implements intercultural learning skills, and develops qualified citizenship for the sustained shared future of this diverse and changing planet.

This presentation will put Cultures of Learning and intercultural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t emphasizes a need for participants, lo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to learn about each other’s cultures of learning and develop learning with and through repertoires of cultures to become citizens to achieve human planetization. Thus, one way to achieve intercultural learning is to engage productively in learning Cultures of learning. Researched examples of diverse cultures of learning show how intercultural learning could become more effective, to value varied human resources and achieve new cultures of learning in the ever developing world.

人物简介

金立贤

澳门城市大学应用语言学讲座教授兼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在此以前,担任讲座教授在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工作4年多,英国大学工作30 年。她教授语言学、英语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定性研究方法以及临床语言学和评估;并领导了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国际研究团队,研究 ELT、跨文化学习、阅读障碍儿童以及针对语言障碍儿童的中文、马来语和瓜加拉特语语言评估工具。在过去近30 年裡,她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举办了许多中学和大学英语教师培训和研讨会。她发表了 200 多篇出版物,重点研究学习文化、跨文化交流、隐喻和叙事分析以及双语临床评估。

Dr. Lixian Jin is Chair Professor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Dean of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t City University of Macau, after being Chair Professor and having worked at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for over 4 years and at British universities in the UK for 30 years. She has taught linguistic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clinical linguistics and assessments; and le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teams in Britain, Singapore, Malaysia and China on ELT, intercultural learning, children with dyslexia and language assessment tools in Chinese, Malay and Guajarati for children with language impairment. She has conducted many school and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er training and workshops for nearly 30 years in China and worldwide. Her over 200 publications focus on researching cultures of learn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etaphor and narrative analysis and bilingual clinical assessment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椿萱并茂·桃李芬芳——纪念上海外国语大学首任校长姜椿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专题展览

开始时间 2022年09月10日(周六)10:00
结束时间 2022年10月31日(周一)16:00
地点 松江校区-世界语言博物馆-一楼临展区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1912年7月28日,姜椿芳出生于江苏常州,自少年时代开始学习俄文的他,深耕教育、文化、翻译和出版等多个领域,筚路蓝缕,无私奉献,倾注毕生心血。他在文化阵线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他白手起家创办了新中国最重要的外语高等学府之一,他致力于编纂中国人自己的百科全书....…他,就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首任校长姜椿芳。

2022年,正值姜椿芳校长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上海外国语大学特别推出“椿萱并茂·桃李芬芳——纪念上海外国语大学首任校长姜椿芳同志诞展一百一十周年”专题展览。该展览包括四大篇章,分别为“坚韧不拔,久经考验”、“怀才抱器,克己奉公”、“春风化雨,言传身教”、“革故鼎新,功在千秋”。

从姜校长在建国前的革命事业开始,到创办上外的卓越成就,再到离校后对学校发展的殷切关怀,展览通过挖掘和梳理姜校长的人生轨迹与生平成就,结合史料、照片、音像等多种形式,致力于立体、全面地再现老校长形象,致敬其办校治学的卓越贡献,以此激励全体师生传承老校长开创引领的上外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续写新时代的上外新篇章!

欢迎上外师生、校友参观学习!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文学的跨界之旅——多模态视阈下的文学译介研究

主讲人 王颖冲
开始时间 2022年09月16日(周五)19:30
结束时间 2022年09月16日(周五)22:3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812-732-713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图像的合理应用可丰富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传播维度,提升传播效果。我们搜集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出版的中国文学英译丛书,考察其封面和插图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少译本的封面设计识别度低,配色的视觉冲击力低;插图过少,艺术性和功能性发挥不足。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中国文学译介出版应注重“图文并茂”:丛书的封面设计不必统一风格,可打破山水静物的传统,在元素和配色上紧扣单册图书的主题,以提高识别度和醒目程度;同时需要适当增加文内插图,充分发挥渲染和阐释的作用。

人物简介

王颖冲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哈佛大学富布赖特联合培养博士。出版专著《中文小说英译研究》(2018)、《京味小说英译研究》(2019)、《中国当代小说英译出版研究》(2022),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1项,中国翻译研究院重点项目1项。曾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北京市本科优质课程重点项目主讲教师、北京市思政示范课名师、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卓越青年教师等殊荣。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理解华人文化情境中的教师专业学习社群

讲次 第 36 讲
主讲人 尹弘飚
开始时间 2022年09月14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2年09月14日(周三)20:30
地点 腾讯会议ID:568-368-839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1990年代中期以来,教师专业学习社群被各国的教育系统大力提倡,用以促进教师以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近十年来的国际研究表明,与其他国家的同行相比,中国教师更广泛地参与镶嵌与教学工作中的协作式学习活动之中,表现出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习社群的样貌。本报告将聚焦于华人文化情境中的教师协作与专业学习,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特征及其在实践中产生的效果,同时回应学术界的相关讨论,以期丰富和促进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理论发展。

人物简介

尹弘飚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与学校伙伴协作中心副主任;剑桥大学Clare Hall终身成员;西南大学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讲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教师学习、教师情绪、课程改革和高校教学。在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入选“2019 & 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名单。现为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SSCI)执行编辑,《教育学报》(香港,TSSCI)副主编,以及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SSCI)、《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CSSCI)、《全球教育展望》(CSSCI)等刊编委。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心讲坛9月活动一览

主讲人 张蔚磊,郑咏滟,张雪梅,Rita Elaine Silver,弗洛里安·库尔马斯
开始时间 2022年09月04日(周日)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09月29日(周四)20:30
地点 “语言与未来”B站直播间(ID:22327813)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中心讲坛9月活动一览
“中心讲坛”9月份已经确定的学术讲座有:

9月4日

【题目】新文科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的趋势、路径与模型

Business Foreign Language Talent Training Trends,Paths and Mod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Liberal Arts

【主讲】张蔚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主持】曹羽菲(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9月8日

【题目】一座城市的两个世界:中国城市家庭语言规划的社会政治视角

Two worlds in one city: A sociopolitical perspective on Chinese urban families’ language planning

【主讲】郑咏滟(复旦大学)

【主持】刘媛媛(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9月15日

【题目】行动教学法:缘起 发展 与应用

Action-Oriented Approach: origi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主讲】张雪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主持】李茨婷(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中文

9月22日

【题目】Academic publishing i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language policy: Conundrums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主讲】利塔·伊莱恩·西尔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主持】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英语 English

9月29日

【题目】Writing Systems and Religion

【主讲】弗洛里安·库尔马斯(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

【主持】朱晔(上海外国语大学)

【时间】19:00~20:30

【讲座语言】英语 English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张蔚磊

张蔚磊,博士,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松江区“拔尖人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美国乔治城大学高级研究学者、英国中兰开夏大学访学学者。现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中国高校国别区域人才培养联盟常务理事、上海市商务英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经合协会商英专委会副会长、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家教育决策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备案孟加拉湾国家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教育部备案爱尔兰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第二届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等5项。主要从事外语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出版专著4部;在CSSCI刊物等以第一作者发文43篇。主要刊发于《外国语》《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转载。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重要报告40余次。担任多家核心期刊审稿人。获上海市育才奖。

郑咏滟

郑咏滟,应用语言学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导,现任外文学院副院长。2021年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2021年度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2016/2017),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多语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获得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学科类(论文类)一等奖。研究兴趣:第二语言习得、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双语及多语发展。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科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编著)三本,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余篇。担任国际SSCI著名期刊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主编,SSCI著名期刊System联合主编。主讲课程《论文写作》获评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教材《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初学者实践指南》2021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雪梅

张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编委会副主任,《孔子学院》多语种院刊主编(德语刊副主编)。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国家语委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及上海市和校级教研项目15项。参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一、二版)及《学习手册》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近期发表主要集中在课堂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局部语法视角下外向型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Rita Elaine Silver

Rita Elaine Silver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d Associate Dean for Research Design and Integrity at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classroom discourse in language and literacy, teacher talk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intersections of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edagogy, language awareness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She has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AERA Open, Journal of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Language, Language Policy, RELC Journal, TESOL Quarterly and others. Her most recent book is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Content Pedagogy: A Framework for Teachers’ Knowledge” (co edited with Lay Hoon Seah and Mark Baildon, in press).

弗洛里安·库尔马斯

弗洛里安·库尔马斯,德国杜伊斯堡·艾森大学东亚研究所、社会科学院资深教授,日本社会研究、社会语言学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现任《国际语言社会学杂志》副主编、《当代日本》创刊主编、《语言政策》编委会成员。出版专著28部,编辑著作30部,论文50余篇。研究领域包括:语言社会学、日本社会与文化、语言经济、语言规划与政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研究的学术发表:复杂问题与国际化 Academic publishing i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language policy: Conundrums and internationalisation

主讲人 Rita Elaine Silver
开始时间 2022年09月22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2年09月22日(周四)20:30
地点 “语言与未来”B站直播间(ID:22327813)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In this talk, Dr Rita Elaine Silver will discuss current issues in interntionational publishing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language policy. She focuses on expectations (authors, editors and readers), responsibilities (authors, editors, reviewers), and conundrums of internationalisation including the pressure to publish in ‘high tier’ journals; the expectation for publication in English medium journals, against the the continuing need for highly contextualised, local studies and dissemination to students, teachers, and policymakers.
In addition to addressing the conceptual issues, Dr Silver provides some practical tips on selecting journals for publication, contacting editors, and surviving the review process.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iol)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Rita Elaine Silver

Rita Elaine Silver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d Associate Dean for Research Design and Integrity at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classroom discourse in language and literacy, teacher talk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intersections of language policy and language pedagogy, language awareness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She has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AERA Open, Journal of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Language, Language Policy, RELC Journal, TESOL Quarterly and others. Her most recent book is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Content Pedagogy: A Framework for Teachers’ Knowledge” (co edited with Lay Hoon Seah and Mark Baildon, in pres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