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数字人文实践与案例分享第一期SISU数字学术沙龙
《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语法大纲》的研制

汉语口语语体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造成表达中会有很多灵活多变的句法表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所有口语语法现象都有资格或者都有必要进入到口语语法大纲中。因此,我们在研制《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语法大纲》时对其中的“口语语法项目”进行了限定和筛选。本沙龙主要汇报《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语法大纲》研制的总体思路(包括口语语法大纲整体框架结构、口语语法大纲中语法项目的析取路径、该大纲遵循的几条基本原则等)以及大纲在研制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等等。
唐依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流学院副教授,中国语言文化教研部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语法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主持上海市哲社项目等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教学项目,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系(多卷本)”等的研究。
新闻报道
《对外汉语教学书面语语法大纲》的研制

《对外汉语教学书面语语法大纲》系齐沪扬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系(多卷本)”中的子项目“对外汉语教学分语体教学大纲研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大纲以教学应用和学习需求为导向,其正文部分既是大纲,也可以视为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书面语语法项目简明学习手册。该大纲在编写宗旨、语法项目范围、语法项目析出及其等级划分依据和参考文献、语法项目的排序、语法项目的析出方式等方面都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具有较强的原创性。
邵洪亮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流学院副教授,中文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语法理论与应用、汉语国际教育。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多个省部级以上项目,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研制和教学参考语法书系(多卷本)”等的研究。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语法专著《汉语句法语义标记词羡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荣获教育部颁发的“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成果奖。
新闻报道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政治现象以及计算模拟的方法

政治现象常常具有涌现、相互反馈、非线性发展的特征。而这些特征被今天以统计模型为主体的主流定量分析方法所忽视。本次讲座试图以这些特征为出发点,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讨论政治现象,并对作为复杂性模拟工具的基于主体的建模(agent-based modelling)方法进行介绍。
何鉴孜
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2021年5月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与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治理有关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同时关注基于行动者建模、GIS等技术在政治学和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可能应用场景。
新闻报道
塞拉与西班牙战后小说的命运

于漫
于漫,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主任。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班牙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西葡拉美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外语指导委员会外语专业教学测试专家,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外语教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西班牙皇家学院-上外(RAE-SISU)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CLACSO)理事。《新丝路学刊》编委,哥伦比亚Estudios de literatura colombiana编委,牛津大学Journal of Spanish LanguageTeaching期刊编委。
新闻报道
从百年党史观民族复兴之路
内容简介: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百年党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深刻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本讲座聚焦百年来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探索,挖掘“新的飞跃”背后的深意。
郭琳
新闻报道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A 30-Year Reflection

I started working on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C) about 33 years ago, and have continued to work on the construct and its measurement. I will explain how I came to choose the topic, and how the research venture started, developed, and got constrained. I will explain how intercultural training can enrich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IC. I will also discuss how IC is developed experientially during our life journey through self-reflection and without external interventions. I will discus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IC by presenting the upaniSadic wisdom "I am the Universe," and how it prevents otherization, a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the perceptual distortion that calls for IC. I will also discuss how lokasaMgraha, ethics of care, and categorical imperative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IC in a fundamental way. I hope this talk will help start a dialogue about not only how IC can be reconceptualized and measured, but also how we can think about it from indigenous perspectives in ancient cultures like China and India.
Dharm Bhawuk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教授,于1967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哲学),国际跨文化培训和组织心理学领域著名学者。
Dharm Bhawuk在跨文化管理与培训、文化理论、多元文化下的全球职场、印度本土文化研究、企业文化及文化与伦理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著有《跨文化心理学亚洲的贡献》《灵性与印度心理学》等专著,[1]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他的研究大量收录于跨文化心理学及管理学的国际期刊。他曾为SCI国际期刊《国际跨文化关系》(IJIR)编辑和撰写“全球化与多元化”特刊,为SCI国际期刊《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编辑和撰写“印度心理学”特刊。
新闻报道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Emerging Themes in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Dr. Deardorff will update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on ICC studies, conceptualizations, practice, and evaluations. She will report on the extensive work involved in 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the World Council on Intercultural and Global Competence network, the regular meetings held, the diverse activities of the nearly 20 Work Groups that are moving the field forward (regularly announced and open for participation via LinkedIn or other platforms). The talk will also summarize some of the new and hot topics that these diverse perspectives are bringing into focus and plans for the global online conference planned for March 2022. Updates on how the UNESCO “Story Circles” initiative is being applied worldwide will also be discussed.
Darla Deardorff
美国国际教育管理协会执行主任,致力于国际教育研究领域数十年,重点关注国际交流学生的文化类项目以及第二外语教学培训等领域的研究。美国国际教育管理者协会前主席,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英国利兹都市大学任教。曾在多所大学、企业与非盈利组织担任培训师和顾问,并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项目。是全球跨文化交际社区(ICC Global)的创办者, 国际跨文化研究院及美国联邦教育部等诸多机构的专家组成员。广泛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在世界各地做过数百次报告,如2014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第二届跨文化研究学科发展高峰论坛上做了题为“跨文化能力的全球视角”的主旨演讲,2012年在哈佛大学做了题为“全球化世界里跨文化能力的比较视角”的讲座,2011年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文化对话世界论坛上做了题为“跨文化对话中的跨文化能力”的演讲,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做了题为“21世纪必须做的几件事”的讲座。
新闻报道
从舒伯特至马勒——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和交响曲

从舒伯特至马勒——19世纪德奥艺术歌曲和交响曲。
讲座聚焦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和马勒四位德奥作曲家,阐述他们的相关创作及艺术特征,并聆赏经典音乐段落。
王丹丹
王丹丹,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兼音乐理论分会副主任,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理事。出版著作8部,代表性著述《外国音乐简史》和《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领衔的《西方音乐史》课程获“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称号。
新闻报道
SISU数字学术前沿论坛

随着数字技术人文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学术逐渐成为研究和教育趋势。在此背景下,传统人文学者思考如何在自身研究领域中使用数字技术,图书馆员思考图书馆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数字学术到底该是什么样,又该如何融合。
上外数字学术中心将聚力海内外相关学者,通过前沿理论探索与争鸣,助力数字学术发展,助力学校数字人文研究的开展与推广。为此我们举办前沿论坛。
吴建中
现任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1992年获威尔士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16年任上海图书馆馆长和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2017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曾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际图联管理委员会两届委员(2001至2003年,2003至2005年),第十一和十二届上海市政协常委。出版有《21世纪图书馆新论》、《国际图书馆建筑大观》、《世博会主题演绎》、《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等著作20余部,论文3百余篇。
孟天广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社会关系、网络与信息政治、计算社会科学等,兼任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计算社会科学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平台执行主任等,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他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Governance、World Development、Social Science Research、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政治学研究》等发表过80多篇中英文论文。
毛文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上海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日本语误用与日本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大学日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编委等。长期从事认知语言学、语料库应用研究以及二语习得研究。迄今为止,在《外语电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以及《日语学习与研究》等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日语学习者认知研究》、《中国日语学习者语料库的构建及应用》、《现代日语助词性机能辞研究》、《日语语料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等4部学术著作。
朱青生
北京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1986年起),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05年起每年一卷),策划“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年起)。长期领导《汉画总录》编辑计划,已正式出版43卷(截止到2021年),主编《中国汉画研究》学刊。曾任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期间(2016-2021),领导国际艺术史界联合建立全球图像链接系统,同时推进在世界艺术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与更新。策划展览多种,发表专著论文若干。
Chris Houghton
任Gale数字学术主管,负责Gale与全球数字人文界的交流合作。除了在各大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Chris还广泛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举办研讨会、学术会议并担任客座讲师。Chris参与的研究项目包括“海洋交流”、“数字化报纸绘图集”以及Stephen H. Gregg 的“古旧图书和数字出版:十八世纪作品在线”项目。Chris曾在伦敦国王学院、纽卡斯尔大学、复旦大学、剑桥大学等全球多所大学做客座演讲。Chris致力于构筑与数字人文及更大范围学术界的交流合作,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Gale能够不断开发“Gale数字学术实验室”等工具,满足教师、研究者和学生在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下多样化的需求。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