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案例研究

主讲人 毛基业
开始时间 2022年01月07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2年01月07日(周五)15:3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号:887 619 386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讲座通过两个成功的转型案例说明数字经济与全面移动互联时代传统企业必须推动的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案例一重点侧重组织重构,描述如何从传统科层制组织转变为生态型组织,以及基于这个案例构建的管理理论,展示单案例研究的方法和理论贡献价值。案例二试图说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本质特征、预期目标与路径,强调关键是组织与人的转型。

人物简介

毛基业

毛基业,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多项高层次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中国高被引学者(Elsevier榜单2015-2018),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中国分会原理事长。擅长用案例方法构建管理理论,长期在国内管理学界推广案例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领域是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特别是转型路径和方法,数字化创新与创业、以及IT外包管理。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和国内一流管理学期刊。曾在滑铁卢大学管理科学系任教并获终身教职,曾任和现任多个国际国内知名学术期刊编委。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McGill和British Columbia大学获本科、MBA和博士学位。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日语语篇的政治语言学研究——以日本能源话语的言据性研究为例

讲次 第 3 讲
主讲人 刘智俊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9日(周三)11:5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9日(周三)12:50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团委 / 学生联合会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现有政治语言学研究多关注了英语、俄语等政治语篇,对日语政治语篇的关注仍不足。本次分享将首先对国内外日语语篇的政治语言学研究进行综述,重点探讨日本能源话语的言据性研究,进而采用语料库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言据性理论,分析《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日本主流媒体中的能源报道。相关研究结论既有助于了解能源危机给日本带来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分析日本政府应对能源危机时的立场与态度,也能够揭示日本政府通过媒体影响民众认知、情感等的话语手段。希望本次分享能够吸引语言学界研究者关注日语政治语篇,推动政治语言学研究实现更大的发展。

人物简介

刘智俊

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

研究方向:政治语言学、批评语用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当代语用学研究的融合性趋势

讲次 第 20 讲
主讲人 冉永平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9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9日(周三)20:30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多视角融合与超学科特征已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表现。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语用学不只是研究交际中的语言信息表达与理解,还涉及文化语用、社会语用、认知语用、人际语用等多维度的交际信息及其多样性的理论视角;关注的交际互动也从面对面的双方互动扩展到了多方互动及其交际信息的联合建构,涉及语言、认知、社会等多维信息和交际实践的相互融合,体现了语用学研究的融合性特征。
发言将以语用学发展的相关成果为线索,分析当代语用学研究的融合性特征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语用学研究以及交际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腾讯会议ID:866 872 356

人物简介

冉永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现代外语》主编;全国语用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话语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外国语言学会副会长等;2003-2004,英国访问学者;2009-2010,中美富布莱特学者等;是Journal of East Asian Pragmatics (Equinox),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outon)及《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等期刊的编委。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已在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 Pragmatics, Pragmatics and Society,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Discourse Studies, Text and Talk等SSCI国际期刊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独立及合作出版《认知语用学》《语用学:现象与分析》《新编语用学概论》《词汇语用探新》《语用学十讲》等著作和译著《语用学原则》。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基于新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探索

讲次 第 9 讲
主讲人 王文臣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7日(周一)09: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7日(周一)1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4423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王文臣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学术精神与学问的境界

主讲人 查明建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30日(周四)18:1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30日(周四)20: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5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查明建

查明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美国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浦江人才计划”学者,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四有’好教师”,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比较文学”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翻译文学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著作有《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1898—2000)》(上、下卷)、《一苇杭之:查明建教授讲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等,译著有《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什么是世界文学?》《非洲短篇小说选集》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要略

主讲人 陈勇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30日(周四)16: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30日(周四)18:00
地点 线上举行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讲座分如何选题、如何写作、如何投稿三个部分:选题部分从选题来源、衡量尺度、关键问题等切入,讨论逐步缩小课题范围、实时追踪热点问题、认真贯彻“五多原则”等选题策略以及非通用语语言文学研究的选题思路;写作部分主要谈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注释、参考文献等学术论文八个构件的具体要求和写作规范;投稿部分主要从投稿注意事项、差论文的表现、好论文的表现等几个方面讨论外语类学术论文投稿方面的相关问题。

人物简介

陈勇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文学博士,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现为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语言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和结项鉴定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符号学、语言哲学、文化语言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5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独立出版专著2部,合作出版专著2部,在《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外语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俄语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我国国际传播战略挑战与提升国际话语对策思考

主讲人 郭可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8日(周二)15: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8日(周二)16:30
地点 腾讯会议(869 808 110)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我国国际传播战略挑战与提升国际话语对策思考。

人物简介

郭可

郭可,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外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鲁迅作品英译研究

主讲人 邵毅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30日(周四)10: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30日(周四)11:30
地点 腾讯会议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历史意义。本讲座从文学性和思想性出发,探讨鲁迅小说和杂文的英译状况,分析各译本特点,并剖析背后的制约机制,希望为鲁迅作品的英译提供一定参考。

人物简介

邵毅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哲学博士,曾赴美任访问学者。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出版相关专著。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学术论文写作方法谈

主讲人 王弋璇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31日(周五)12: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31日(周五)14:30
地点 腾讯会议ID: 193 243 609,会议密码:1231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王弋璇

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哈佛大学英语系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2016-2017),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留学人员 “浦江人才计划” 学者。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CSSCI来源集刊《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编辑部副主任,兼任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外阅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理事,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方向的研究。近年来,在《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及其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研究”(结项,良好);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欧洲中国学研究”(陈靓教授主持)的课题工作;主持2项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项目并获市政府发展中心采纳,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及校级科研项目多项;作为主要参加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2009-2010年教育部专项任务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空间性与身体美学——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合作出版专著4部,译著5部。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走向生命共同体:人类世的必然选择

讲次 第 156 讲
主讲人 周敏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9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9日(周三)20:30
地点 腾讯会议ID: 982 827 588,会议密码:1229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诺贝尔奖获得者、荷兰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岑( Paul Crutzen)于2000年宣称,人类世(Anthropocene),一个以人类统治地球体系为特征的新的地质时代已经到来。尽管学界对人类世并无完全统一的认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类世概念的提出开启了一个针对现代人类在全球生态系统中之核心作用进行反思的时代。受人类世概念的启发,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家们提出了资本世(Capitalocene)的概念。资本世的内涵是一个将自然组织成为一个多物种、本土化、资本主义世界生态的资本主义体系,因此,生态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类,而在于资本主义的体系自身,在于资本主义生态体系对自然的“廉价化”。本文指出,从全球气候危机的语境下反思人类世、资本世、殖民世等之争,应该认识到,这些危机和争论乃是源于现代文明的根本缺陷:一个物我二分的宇宙观,因此我们应该抛弃自然与人类二分的观念,重返整体性哲学,努力建构一个不仅消除人的异化,而且让自然回归为自然的人与自然互为主体的生命共同体。

人物简介

周敏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湖学者,《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副主编,Neohelicon (A&HCI) 等国际杂志编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河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曾任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讲座教授、加拿大滑铁卢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院长。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浙江省(重大)项目等多项,在Telos、Neohelicon、《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The Transcription of Identities: A Study of V. S. Naipaul’s Postcolonial Writings、《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希利斯•米勒选集》《文化研究1983:一部理论史》等学术专著、译著。曾应邀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尔湾)、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特立尼达西印度大学等十余所海外高校进行学术讲座。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