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国际传播

主讲人 张涛甫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2日(周三)19: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2日(周三)20:30
地点 腾讯会议(692 260 326)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国际传播。

人物简介

张涛甫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新闻传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大学》主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化记忆视域下中华家谱的数据化开发和可视化展演

主讲人 夏翠娟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2日(周三)10: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2日(周三)11:30
地点 腾讯会议(785 365 914)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夏翠娟

夏翠娟,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图书馆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主任。主持国家哲学社会课题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3部。是图书情报知识、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知识、图书馆论坛、图书馆杂志、图书馆建设、图书与情报、数字图书馆论坛等学术期刊的外审专家,数字人文研究的编委。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天算星座:空天计算、开放开源

主讲人 王尚广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9日(周日)10: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9日(周日)11:30
地点 腾讯会议-(线上讲座):574 857 433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承办方 脑与认知科学应用重点实验室,信息管理与决策科学系,科研与师资发展办公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大国竞争加剧,人类迫切需要像600年前的大航海时代一样开启星际大航海时代,而作为人类拓展地球空间“灯塔”的卫星网络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热点。报告首先介绍卫星网络的需求背景,然后介绍我们在卫星相关的研究成果,最后汇报我们提出的天算星座的架构、定位、目标、任务及未来规划。

人物简介

王尚广

王尚广,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IET Fellow、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层次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天算星座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包括:服务计算、边缘计算、B5G/6G核心网系统、卫星网络系统等。目前担任IEEE Technical Committee on Services Computing主席、CCF服务计算专委会秘书长,先后获得/入选2019年度CAAI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年度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2020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翻译与跨文化古典复兴:以中国书画为例

主讲人 宋歌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3日(周四)10:05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3日(周四)11:35
地点 腾讯会议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近一个世纪以来,英语世界不断译介和讨论中国书画文化,这些文字既涵盖文献功能的传统型翻译,又包括阐释功能的文化翻译,还包括中西交融的世界性翻译。不同的翻译形式互相交织,不仅使中国书画文化得到跨文化生成,还更新了我们对翻译的认识。本讲座将介绍中国书画在英语语境下的重构方式,以及书画隐喻、美学观念和术语的跨文化表达等。基于中国书画英译的特征,本讲座还将思考翻译的边界和文化不可译性等理论问题。讲者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伴随着跨文化的古典复兴,中西互相启发胜过异同比较

人物简介

宋歌

现为北师港浸大(UIC)应用翻译专业助理教授,曾在岭南大学(2015-2018)、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2015)和新加坡国立大学(2016)等高校学习。研究兴趣包括翻译学、社会语言学和文化研究。近年主要关注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外译问题,港澳和海外唐人街的翻译景观,以及世界华人之间的语内翻译现象。论文见于The Translator, Perspectives,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daptation in Film & Performance, 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和Translation Quarterly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犹太文学中的历史假设:从记忆到幻想

讲次 第 12 讲
主讲人 李锋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1日(周二)10:35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1日(周二)1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270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李锋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上外“志远卓越学者”,犹太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曾先后在上海财经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工作或从事研究,目前兼任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理事、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李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犹太文学、商务沟通与商业文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课题多项,出版专著《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经济背景与商业文化》等,以及《圣经的叙事艺术》《巨匠与杰作》《后现代主义诗学》等译著。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外语文本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讲次 第 二 讲
主讲人 尚丰涛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5: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6: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T106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沙龙将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以下内容:
1、“八爪鱼”——爬取结构化外语文本数据
2、EXCEL——清洗外语文本数据
3、KH Coder——小语种文本的词频统计、词汇网络分析等
以上软件使用不涉及编程及代码,小白也可以上手,感兴趣的同学赶紧来参加吧!

人物简介

尚丰涛

尚丰涛,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在读期间,曾获校优秀学生、上外图书馆数据分析比赛二等奖、北京大学研究生论坛三等奖,连续两年获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歌词是诗吗?——现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性

主讲人 顾悦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7日(周五)15: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128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在汉语诗歌已经淡出日常生活的时代,歌词成为诗歌艺术传播的方式之一。流行音乐的歌词究竟算诗歌吗?现当代流行歌曲中,有哪一些优秀的汉语歌词可以有诗歌的地位?有哪一些音乐人可以被称为诗人?

人物简介

顾悦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得主,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获奖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青春人才”签约作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英译当代中国诗人诗集多本并在美出版,汉译诺贝尔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小说等多部,从事诗歌、小说和音乐创作并多次获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语动副双重否定的羨余表达与错配动因

讲次 第 18 讲
主讲人 周翔宇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4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4日(周五)15:30
地点 虹口校区-2号楼-501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现代汉语中,“减少不必要的NP”句式,最初是由“减少必要的NP”和“避免不必要的NP”错配形成的;“避免不再”和“否认没有”这类羡余组配否定现象也普遍存在。从否定的载体与层面看,它们存在动词否定与副词否定两个不同层面的否定;从否定的表达与效果看,它们存在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两个不同层面的否定;从错配的动因、方式与结果看,它们由早期错配的形式,通过叠加的方式,实现了强化的表达效果。经历上述演变之后,原本逻辑上不合语义的结构,成为接受度高、稳定性强的用法,甚至在竞争中击败了逻辑上符合语义的平行结构。

人物简介

周翔宇

安徽宁国人,上海师范大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副词,在《汉语学习》《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现代汉语凝固结构“早知道”的反预期主观情态

讲次 第 17 讲
主讲人 张宝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24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24日(周五)15:30
地点 虹口校区-2号楼-501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早知道”本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偏正短语,由副词“早”和动词“知道”所构成。“早”表示“事情的发生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早已”,具有“过去”的时间意义;“知道”表示“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表述。由于“早知道”在各种假设性反预期虚拟条件句中反复使用,其含义已不止于字面所显示的“已经提前知道”,而是融入了语境所提供的、“意念中本应该但实际上却未能”的情态含义,整体表示“本应该提前知道但实际上却未能提前知道”。显然,后悔、责怨、遗憾等主观情感已固化在了“早知道”的概念义之中。因此,我们把熔铸了情态因素的“早知道”称为凝固结构“早知道”,并从反预期主观情态的视角讨论其性质、意义与功能。

人物简介

张宝

助理研究员,语言学博士,在站博士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先后4次荣获“国家奖学金”,是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与晋方言研究,旁及语用修辞、话语分析以及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希望能学习和借鉴现代人类学的视野、理论和方法进行语言学相关研究。目前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包括《汉语学报》《语言研究》《汉语学习》《当代修辞学》等语言学C刊论文8篇,主编论文集《汉语俗语发展专题研究》1部,现主持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一般课题:“基于认知图景理论的趋向补语习得及教学策略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多语种书刊展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3日(周一)10:00
结束时间 2022年01月14日(周五)20: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激励师生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世界贡献与世界影响,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图书馆在一楼东侧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专题书刊展,以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交往与外交工作、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经验等为主题,展出多语种图书50余种、《求是》《党的文献》《中共党史研究》等党刊11种,欢迎广大师生前来阅读、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