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主语填充效应研究

讲次 第 15 讲
主讲人 严菡波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10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10日(周五)15:30
地点 虹口校区-2号楼-501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文以主语填充效应为切入点,对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如何处理英语句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自定速度阅读实验探索了三个问题,一是汉语母语者能否在实时阅读英语句子的过程中对句法结构进行预测,即主语语缺,二是在关键区域加入插入语对二语者的句法预测会有何影响,三是不同英语水平的汉语母语者在阅读时句子处理的机制是否相同。结果显示,汉语母语者能够在实时阅读英语句子时,预测主语语缺,同时,这一能力不受英语水平高低的影响。此外,加入插入语后汉语母语者不再预测英语句子的主语语缺,这说明二语者预测句法结构的能力不需要靠增加处理时间来激发,而且由于二语者处理句子效率的限制,也不需要增加句子的处理难度。

人物简介

严菡波

讲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及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并在上外完成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实验音系学、心理语言学及二语语音习得。专著《上海及无锡方言连读变调之变异性研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并获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罗常培语言学奖”三等奖。在Laboratory Phonology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Language and SpeechSCI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原创研究论文多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什么是语言智能

讲次 第 3 讲
主讲人 胡开宝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14:30
地点 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 教务处,外语学科院长系主任联席会
承办方 东方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讲座在介绍语言智能的界定和范畴基础之上,分析了语言智能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领域,并结合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学科的案例分析探讨了面对语言智能,我们该做什么。

人物简介

胡开宝

胡开宝,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库研究院院长,兼任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担任《中国翻译》《中国外语》《山东外语教学》和《当代外语研究》等学术期刊的编委以及Routledge“应用语言学研究前沿”(Frontiers in Applied Linguistics)系列丛书、Springer“语料库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Corpora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语料库翻译学文库”主编。在SSCI、A&HCI和CSSCI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在国际知名出版社Springer、Palgrave Macmillan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9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中国翻译研究院重大项目1项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什么是跨文化

讲次 第 2 讲
主讲人 张红玲,Steve J. Kulich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19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19日(周五)14:30
地点 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 教务处,外语学科院长系主任联席会
承办方 德语系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跨文化是当下的一个热词,对于什么是跨文化,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本讲座从两位主讲人跨文化身份认同出发,阐释跨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论述跨文化学习的价值意义和目标内容,介绍跨文化研究的主要课题和学习资源。

人物简介

张红玲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授

上外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

曾赴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

Steve J. Kulich

PhD from 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ISU), Founder and Director of the SISU Intercultural Institute, Fellow, board member and President-elect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Intercultural Research (IAIR), honorary board member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FIC), and two-time recipient (Silver and Gold) of the Magnolia Award from the Shanghai Municipal Government. As a pioneer of both the study and teaching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in China, he focuses on researching changes in Chinese values and identity, personal and disciplinary 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language+culture competence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什么是文学

讲次 第 1 讲
主讲人 虞建华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12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12日(周五)14:30
地点 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一楼报告厅
主办方 教务处,外语学科院长系主任联席会
承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讲座讨论的是文学的本质、边界与特征,通过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与科学文本,与一般的散文体文本的比较,并使用一些实例来说明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几大基本差异。同时,讲座还强调文学学习,不管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对一个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人物简介

虞建华

虞建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东英格兰大学哲学博士(1991),担任教育部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名誉主编,《外国语》《译林》《中南大学学报》《外语与翻译》杂志编委等。曾获香港中英友好奖学金(1987)、美国洛克菲洛基金会人文科学研究金(1996)和美国富布莱特基金会高级研究学者奖学金(2002)。出版学术著作八部,包括《美国文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15)该辞典获得2020年教育部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及《文化研究新议程》(外教社,2014)、《什么是“迷惘的一代”文学》(外教社,2013)、《美国文学辞典·作家与作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外教社,2004)、《杰克·伦敦研究》(外教社,2009)、《新西兰文学史》(外教社,1994;修订版,2015)和《20部美国小说名著评析》(外教社,1989)等著作;出版译著包括:《回首大决战》(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五号屠场》(译林,2008)、《白雪公主后传》(上海译文,2005)、文学名著《时震》(译林,2001)及文学评论著作《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华师大出版社,1994);出版教材《英语短篇小说教程》(高教社,2010)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出版文集《文思与品鉴——外国文学笔札》(商务印书馆,2020);在《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中国翻译》、《外国语》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1997年被国务院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获得上海市名师(2006)、上海市模范教师(2009)、全国优秀教师(2014)等荣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金融科技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与方法

主讲人 张灿、赵汉璇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05日(周日)19: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05日(周日)21:00
地点 腾讯会议-(线上讲座):941 683 733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博士沙龙活动中,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张灿和赵汉璇将以其论文研究方向为主题进行分享,主讲人将结合其写作经历,与听众共同参与该活动,探讨论文写作技巧与研究方法,以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报名方式:问卷星(本次博士沙龙活动拟对本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读硕、博士生开放)
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j/PnyT0jl.aspx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简介
为整合校内优秀学术资源、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于2018年推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计划。第一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8-2019学年)于2019年6月结束,共举办了翻译研究等七个系列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分别由英语学院等七家单位主办。第二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9-2020学年)共有九个系列于2019年11月立项,主题涉及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口笔译跨学科研究、语言学研究、西语语言文化和拉美研究、信息素养、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与方法、质性研究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等,分别由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语言研究院、西方语系、图书馆、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第三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20年秋季)共有十五个系列于2020年9月启动,分别由英语学院、法学院、西方语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法语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语言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图书馆、跨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的活动形式为高端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沙龙等,主要对象为本校在读研究生、青年学者,欢迎兄弟高校师生参加! (http://graduate.shisu.edu.cn/8852/list.htm)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之消费行为与神经决策前沿理论与方法系列以消费行为与神经决策前沿理论与方法为主题进行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科研论文选题与写作、行为学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数据建模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实证决策研究、实证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由系统的论文写作构架开始到实验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再到具体的管理学实证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逐层推进,旨在让高校研究生了解消费行为与神经决策领域的系列研究方法,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写作有更深层次的见解。

人物简介

张灿、赵汉璇

张灿,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9级工商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生(分享主题:连续决策结果反馈中的框架效应:一项ERP研究)

赵汉璇,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21级工商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生(分享主题:急性应激影响社会互动的fNIRS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口译认知加工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主讲人 董燕萍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09日(周四)16: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09日(周四)18:00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董燕萍

董燕萍博士是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心理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科领军学者”,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英汉语对比研究会”副会长(2014-),二级学会“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创会会长(2011-);国际双语旗舰期刊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SSCI) 编委(2010-)及其中专刊Interpreting: a Window to Bilingual Processing联合主编(2019);John Benjamins出版社系列丛书Bilingual Processing and Acquisition顾问(2010-)。

研究内容涉及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二语习得、翻译学等,多数成果为双语的心理语言学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国别区域研究与英语专业

主讲人 陈弘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09日(周四)15: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09日(周四)16:30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陈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口译研究新范式: 神经影像视角下的口译研究进展

主讲人 徐海铭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08日(周三)19: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08日(周三)21:00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讲座扼要地从历时角度梳理口译研究的不同范式和研究设计。然后聚焦现代影像科技手段下的口译研究,其进展以及得到的一般达成共识的研究结果。具体说,讲座扼要主要聚焦eeg,erp,fmri,pet等手段介入获得的关于口译活动中言语加工涉及的一些具体要素。几种手段各有各的好处,互补共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合理利用。

讲座还提醒,这些技术手段的介入,较之于传统的口译研究,有其一定的长处,似乎更为直接抵达译员大脑加工的部位和过程,但是,由于影像技术本身受到很多实验设计要素和口译译员个体变量的各种影响,研究获得的结果或数据,有时候差异大,因此得到的发现有待进一步核实和确证。

总体来说,这一新的技术主导下的研究范式已经逐渐进入口译研究领域,大有成为主流研究的趋势。

人物简介

徐海铭

徐海铭,博士,教授。博士生指导老师。主要研究兴趣应用语言学(口译和写作)。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项目两项。翻译200多万字。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故事体:听觉语文学与讲故事的人

讲次 第 5 讲
主讲人 初金一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07日(周二)19: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07日(周二)20: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6教学楼-202室
主办方 俄罗斯研究中心,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故事体”对于理解俄国形式主义的美学诉求至关重要。作为对“活的讲故事的人”叙述声音的书面呈现,“故事体”关联着陌生化理论的核心之一,即“叙述的可感知性”。本讲座主要涉及三个问题:讨论梳理二十世纪初俄国批评家集中关注故事体的背景与成因;探究俄国的“故事体”与西方理论家相关概念的共同渊源与路径异同;在这一思想史背景下,结合鲁迅和果戈里的《狂人日记》,谈谈“故事体”对阅读经验和批评实践的意义。

人物简介

初金一

斯坦福大学博士,耶鲁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麦克米兰国际研究中心欧洲理事会和东亚理事会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和复旦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俄国现代主义、中俄文化联系、俄苏文论、记忆研究、科幻研究;译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与他的时代》《〈日瓦戈医生〉出版记》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习近平外交思想国际传播高端论坛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04日(周六)09: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04日(周六)16:00
地点 腾讯会议:588-987-362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
承办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外新时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