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隐喻与隐喻意象——约翰•济慈十四行诗刍探

讲次 第 154 讲
主讲人 孙毅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01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01日(周三)20:00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孙毅

孙毅,江苏南京人,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主编。2009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获上海市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2009-2012于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学术研究,获复旦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于2013年破格晋升教授。2016-2017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在Pragmatics and Society、Semiotica、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SKASE Journa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当代修辞学》、《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国语文》等SSCI、CSSCI刊物上发表认知隐喻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等方向论文80余篇,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机构部分转载,于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编教材4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规划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重大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曾获2011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曾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编辑”、“西安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师”、“西安外国语大学先进科研工作者”等称号。担任Cognitive Semantics、《外国语》、《现代外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当代外语研究》等外语类学术杂志的匿名评审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认知翻译学引介

讲次 第 14 讲
主讲人 谭业升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02日(周四)16:3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02日(周四)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5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对认知翻译学产生的背景、研究目标、学科基础、研究方法、核心问题、分析框架、前沿课题等做一简单引介。同时分享个人研究兴趣点和初步发现。

人物简介

谭业升

谭业升,复旦大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类核心期刊《外国语》编审。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约60篇;在外语类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3部,其中一部为我国首部认知翻译学专著。新著《英美汉学家译者的多重声音:一项基于中国小说翻译思维报告的认知翻译学研究》将于2021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翻译学、认知语言学。目前专注于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民俗文化外译认知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犹太和以色列教育模式和特色

主讲人 杨阳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9日(周一)08:15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9日(周一)09:45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J203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犹太教育特色,以色列的教育体系。
本讲座属于《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系列之一。

人物简介

杨阳

教授,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副院长,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闪族研究中心主任,《新丝路学刊》副主编,中国高校犹太文化研究联盟理事,国际以色列研究学会会员、欧洲以色列研究学会会员。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希伯来语专业毕业,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国际关系专业中东研究方向硕士和博士毕业,曾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政治学系、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美国布兰代斯大学舒斯特曼以色列研究中心、美国马里兰大学以色列研究所和美国明德学院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犹太研究,以色列研究,中东国际关系。参与《以色列与美国关系研究》、《中东核不扩散机制研究》、《中东发展报告》等多项教育部课题研究。出版专著《以色列与美国犹太人关系研究》、《中东非阿拉伯国家智库研究》,译著《犹太难民与上海》、《奇迹年代》、《被选中的少数——教育如何塑造犹太历史》,工具书《外教社希伯来语英语汉语图解词典》等,论文数十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医药行业研究框架浅析

主讲人 方程嫣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14:3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16: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1154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承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2018 年以来,随着新医改真正进入到了深水区,各类政策正在以快速、高效的方式落地,并对产业形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从医药产业链出发,抽丝剥茧,深度分析医药行业研究方法。

人物简介

方程嫣

长江证券研究所医药行业分析师,3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工学硕士,主要覆盖医药先进制造方向研究,注重基本面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语国际教育专场讲座: 汉语作为外语测试的发展

品牌 孔院之声
主讲人 张艳莉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01日(周三)18: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01日(周三)20: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1号楼506教室
主办方 孔子学院工作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结合新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探讨未来汉语作为外语测试时的可能形态,为现阶段汉语国际教育的优化提供借鉴参考。

人物简介

张艳莉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博士、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沙龙: 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

品牌 孔院之声
主讲人 黄皓
开始时间 2021年12月01日(周三)12:00
结束时间 2021年12月01日(周三)13:00
地点 虹口校区-逸夫会堂-教工之家
主办方 孔子学院工作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介绍担任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期间的工作情况,分享工作感悟。

人物简介

黄皓

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原秘鲁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和德国战后经济政策

讲次 第 22 讲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5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5日(周四)20:30
地点 腾讯会议:962 500 782
主办方 德语系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讲人简介:
胡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国别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国别区域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中国欧洲学会理事,理学博士(德国波恩大学),研究领域:欧洲经济治理、金融与货币体系;德国经济。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兰台文博系列讲座三:非洲文化趣谈

讲次 第 3 讲
主讲人 旷伟霖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20:30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非洲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占有重要位置。旷大使将结合自己在非洲的工作和生活,介绍非洲有关国家的人文历史,讲述有趣的故事,帮助同学们从文化的角度更好地了解非洲。

人物简介

旷伟霖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外交部大使(已退休),现任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理事、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外交史咨询委员会委员。曾在外交部新闻司、政策司、高级外交官创新委员会担任重要职务,在中国驻英国、美国使馆,纽约总领馆及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出任首任中国驻非盟联盟大使、团长及驻塞拉利昂大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PUP云端研学共同体博士生对话会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4日(周三)11:3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4日(周三)14:30
主办方 团委 / 学生联合会,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PUP云端研学共同体博士生对话会暨本硕博沙龙共设置两个板块:
1.博士生对话会
PUP云端研学共同体邀请国内不同地区高校或科研院所语言学、翻译、文学、语言政策、外语教育等不同学科方向的博士生/博士后开展跨学科前沿对话会,每位受邀同学将会在云端与学友分享相关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方法等,并将在线与参与对话会的各位学友进行深入交流。此板块既可在博士生之间实现不同学科方向研究前沿的分享,亦可为国内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提供前沿信息及论文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研究能力。

2.PUP本硕博沙龙
PUP云端研学共同体邀请博士生/博士后成立3个点评小组,针对本科生、硕士生的学术论文或毕业论文提供选题、写作等方面的点评、指导或帮助,为论文作者提供深入的、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在交流中,本硕学生需展示论文摘要,汇报选题依据、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或进展等。此环节旨在为国内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提供展示、锻炼与检验的平台,帮助他们养成学术规范意识、强化学术研究能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同时,第二环节的本硕博沙龙另设专门小组(分会场),欢迎其他不提交论文摘要的本硕博同学前来咨询考研、考博、学术生涯规划、学术规范等方面的问题,或开展进一步的交流对话。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朱塞佩·皮亚诺——无屈折拉丁语,一种国际辅助语

讲次 第 8 讲
主讲人 Claudio Senni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5日(周四)11:5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5日(周四)12:50
地点 腾讯会议ID:624 562 184-多功能厅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In the Museum of World Languages located in the SISU university campus in Sonjiang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 section is dedica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auxilary languages (IALs). Various scholars who have studied this topic are cited, especially Leibnitz. ‘The more influential IALs include Solresol, Volapük, Ido, and Interlingua, and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is Esperanto’, so we read.

This lecture aims to give more information and to propose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Interlingua created by Giuseppe Peano (1858-1932), famous Italian mathematician and a founder of symbolic logic. Peano created an artificial language called ‘latino sine flexione’ (1903), based on Latin, a written languag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thematicians, perhaps the least artificial language among those in competition, as Willard Van Orman Quine says.

人物简介

Claudio Senni

Claudio Senni was awarded a Laurea magistralis in 1979 in Classics, thesis in Greek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Rome “La Sapienza”), a Laurea magistralis in 2000 in Philosophy, thesis i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University of Rome Tre) and in 2006 completed the II Level Master (University of Rome “La Sapienza”, Faculty of Sociology). Teacher of Latin and Greek in classical high school, he was Supervisor and Coordinator of teacher training at SSIS (School of Specialization in Secondary Education of Lazio), tutor and coordinator of trainee teachers in TFA courses (Training courses) and in PAS (Special training courses for the teaching diploma) at the University of Rome Tre. He collaborated with fixed-term contracts with the University of Rome Tre. He has published articles about didactics in specialized magazines, working mainly on interdisciplinary topics and on the classical inheritance. He has coauthored with E. Andreoni Fontecedro and M. Agosti the essay Guida alla traduzione del testo latino (Guide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Latin text) following the functional model. He currently is Italian professor in Shanghai at SISU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in the Italian Department and Latin professor at SISU Honors College.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