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切《耻》中的暴力叙事与平庸之恶

主讲人 胡笑然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21:00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在库切1996年出版的小说《耻》中,三名黑人对两名白人的施暴成为了小说中最受争议的情节。与之相呼应的,还有小说前半部分更为模糊的一次暴力事件:身为大学教授的男主人公对女学生的性侵。小说在勾勒这两次种族暴力与性暴力的交织时,以高度自反性的文本特质探讨了由再现暴力引发的种种问题和悖论。小说叙事究竟该如何再现暴力?这种再现的边界在哪里?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小说又如何能对真实的社会暴力发起有效批判? 本文借用汉娜·阿伦特的经典概念“恶的平庸性”,从叙事策略、伦理困境和政治内涵等几个层面对《耻》中的暴力叙事进行解读,并进一步揭示唯有自省和共情才能通向更久远的伦理与社会责任。

人物简介

胡笑然

胡笑然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英语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世界文学和后殖民研究。主要学术发表见Textual Practice, The Journal of Commonwealth Literature, 《国外文学》等。译有《破局者:改变世界的五位女作家》(合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聊斋志异》中的幽冥世界与两性书写

讲次 第 8 讲
主讲人 张煜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3日(周二)10:05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3日(周二)11:35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270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日语 日本語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张煜

张煜,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外国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博导,中国古代文学硕导,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二级学术骨干、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北宋文人与佛教、近代诗学的研究,并担任本院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中国古代文论》、松江校区本科生公选课《佛教与中国文化》(校主干课程、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比较文学博士生《海外汉学》等的教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人文阅读之换个角度看世界

讲次 第 153 讲
主讲人 王光林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3日(周二)16:3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3日(周二)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218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1. 人为何阅读?

2. “狐狸”与“刺猬”之辩:思维的单一与多元

3. 阅读中的感觉与概念之争

4. 感觉和概念对世界观的影响

5. 文学与国际视野:(再谈《大战略:文学、治国方略和世界秩序》)

人物简介

王光林

王光林,教授,博士,曾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外语学院院长,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等。跨国出版集团 Anthem Press 澳大利亚文学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编委。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 2015-2018)。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副会长等。著有Translation in Diasporic Literatures (Palgrave Macmillan 2019),Being and becoming: on cultural identities of diasporic Chinese writers in America and Australia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04, 2006)等,曾先后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特别翻译奖,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颁发的Honorary Fellowship等。翻译出版了《瓦尔登湖》、《上海舞》等4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Multilingualism in the European Union

讲次 第 1 讲
主讲人 Martina Dethlefs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30日(周二)17:0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30日(周二)18:30
地点 ZOOM (ID: 85079332210 / 329262)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委员会口译总司、笔译总司
承办方 党委宣传部,高级翻译学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In this lecture, Martina Dethlefs will present the principle of multilingualism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ts specificities. Moreover, she will explain how a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24 languages works in practice and will give you a glimpse into her personal experiences as an interpreter fo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 English-Chinese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services will be provided for this lecture by GIIT students. 本次讲座由高级翻译学院提供中英同声传译。

人物简介

Martina Dethlefs

Martina Dethlefs has been a conference interpreter fo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since 2012, working from English, French, Spanish and Italian into German. Moreover, she is also active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Directorate General for Interpretation. In this function, she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EU-contribution to the Exhibition on Multilingualism in the European Union currently displayed at the SISU Museum of World Language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外语教育与全球胜任力培养

主讲人 张雪梅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08:15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09:45
地点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321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全球胜任力概念溯源,对比不同的全球胜任力理论框架,借鉴国内外一流学校的做法,结合外语教育,探讨全球胜任力培养之径。
本次讲座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系列讲座”之一。

人物简介

张雪梅

教授,英语语言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二语言习得协会副会长;《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语料库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规划。2012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语言学院访问学者;2019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远东学院访问学者。2011年获得教育部科技司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张雪梅教授曾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其中包括2018年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汉语声誉规划战略研究与文化自信”、2019年国家汉办委托项目“国际语言文化推广机构比较研究”、孔子学院总部项目“孔子学院汉外双解词典”等;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CSSCI核心期刊论文“国外课堂互动中教师支架研究评述(1984-2017)”(《外语界》)、“英语外向型学习词典中抽象名词释义的局部语法研究——以《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8版)外壳名词语料为例”(《外语电化教学》)等;参编学术论文集4部;主编及参编多部英语教材和学术专著。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悦读荟:《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讲次 第 2 讲
主讲人 郭小雨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18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18日(周四)20:00
地点 西索寓言书店二楼
主办方 党委宣传部,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郭小雨

郭小雨,英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于博士学习期间在英国、美国进行访学。研究领域为政治思想史、政治哲学。开设本科通识核心课程《政治哲学导论》,研究生课程《欧洲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 in a Cultural Context

讲次 第 79 讲
主讲人 Michael STEPPAT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15:3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17:00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To understand the place that literature has in our social and cultural settings, we should ask: what range of meanings does “literature” have for us? This will begin to show that theoretical concepts of literature are not something abstract and remote, they actually concern our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how we make sense of our social lives. Hence we also need to think about what “culture” means for us, with attention to cultural values ̶ and that includes how we can approach the study of culture. This will give 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ere we can locate the place of literature, and it will enable us to ask: how does literature affect our cultural practices? On this foundation, we will introduce some main ideas of structuralism,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humanism, because all of these are vital for our own socio-cultural life ̶ and for the way literature can “make sense” to us. Students are cordially invited to join in a discussion of these critical questions!

人物简介

Michael STEPPAT

Michael STEPPAT is Professor of Literature in English at the University of Bayreuth (Germany), and an international faculty member at SISU in Shanghai (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 He has published several books on Interculturality and Literature, as well as volumes on American studies (Discourses of Exception, Exclusion, Exchange) and on Cross-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Honor Cultures and Face Cultures. Michael Steppat was formerly a Professor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and he is a research fellow at the John Kluge Center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C).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论文写作中的学术伦理、学术规范及版权问题

讲次 第 11 讲
主讲人 张宏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18日(周四)14:5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18日(周四)16:2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5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张宏

张宏,博士,编审,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所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市版权协会会长,上海国际教育与境外教材评价服务中心理事长。主要从事出版传播与出版产业、编辑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国际沟通与跨文化传播及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研究。出版有个人专著3部,散文集诗集等2部,翻译出版小说、传记等各类图书20余种,参编英汉、汉英工具书和其他图书5部,在CSSCI和中文核心类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发表专栏文章300余篇。主持、策划多个文产资金项目和文创项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遏制战略与冷战时期的美国大战略

主讲人 戴超武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4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4日(周三)20:00
地点 腾讯会议:445 852 027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遏制战略与冷战时期的美国大战略”主要讲授、遏制战略的理论基础和遏制战略的制定过程,以及介绍冷战时期的美国大战略,讲座的重点难点是凯南、克利福德、尼采的思想与意识形态对抗等内容。

人物简介

戴超武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印度研究院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德视角下的跨文化交流问题与冲突

讲次 第 4 讲
主讲人 Prof. Dr. Thomas Zimmer
开始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15:00
结束时间 2021年11月26日(周五)16:30
地点 四楼同传教室
主办方 高级翻译学院
语言 汉语,德语 Deutsch
内容提要

品牌:研究生学术训练营

系列主题口笔译跨学科研究

讲次:德语2

题目:中德视角下的跨文化交流问题与冲突

主讲人:Prof. Dr. Thomas Zimmer (司马涛 教授)

主持人:孙瑜

日期:20211126 周五

时间:15:00~16:30

线上线下同步

线下:虹口校区2号楼四楼同传会议室

线上:腾讯会议 (会议号:424 515 761,密码:550906

*上外师生欢迎线下参会,校外师生请线上参会

讲座内容简介:

翻译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沟通,因此跨文化能力也是翻译的核心能力。本讲座聚焦跨文化语境下沟通中发生的问题和冲突,从德国和中国两种视角进行分析和探讨,举跨文化冲突案例和翻译中的相关案例,深入剖析法律、政治等交际中的跨文化困境。

报名方式:

本次工作坊拟定50学员,本校在读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优先录取,也欢迎外校相关专业师生参加。报名方式为填写以下问卷,按照提交时间先后顺序确定。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j/tBmZapV.aspx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简介

为整合校内优秀学术资源、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于2018年推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计划。第一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8-2019学年)于20196月结束,共举办了翻译研究等七个系列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分别由英语学院等七家单位主办。第二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9-2020学年)共有九个系列于201911月立项,主题涉及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口笔译跨学科研究、语言学研究、西语语言文化和拉美研究、信息素养、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与方法、质性研究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等,分别由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语言研究院、西方语系、图书馆、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主办。为继续推动研究生学术训练活动,20209月已启动“2020年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20年秋季)活动的开展。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的活动形式为高端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沙龙等,主要对象为本校在读研究生、青年学者,欢迎兄弟高校师生参加!

具体活动信息既可参见主办单位官方网站和官微推送,也可参见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信息,链接网址:http://graduate.shisu.edu.cn/8852/list.htm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之口笔译跨学科研究系列,由高级翻译学院主办。通过邀请在英语口笔译、多语种口笔译、翻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团队,以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博士沙龙等形式,分享各自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训练营面向全校硕、博士研究生(特别是翻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旨在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开阔研究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人物简介

Prof. Dr. Thomas Zimmer

image.png

德国汉学家、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科隆大学中国文化专业教授、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副院长等,出版和发表多部中德跨文化、文学及语言相关著作、译著及论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