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及其运用

主讲人 聂珍钊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1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1日(周四)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5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聂珍钊

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外籍),学术期刊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A&HCI)主编,Forum for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ESCI)主编,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会长,Chinese/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oetry and Poetics(中美诗歌诗学协会,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利亚大学)副会长。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学术专著分别获教育部首届、第五届、第八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一书入选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外国文学史》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首席专家。聂珍钊教授的突出贡献在于创立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讲座教授Claude Rawson誉为“文学伦理学批评之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arcadia、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Style、CLCWeb 等推出专刊或发表评论文章,对文学伦理学批评进行研究和评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走向“他者”的学术探索

主讲人 王腊宝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1日(周四)16:3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1日(周四)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5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王腊宝

王腊宝,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澳大利亚文学的批评传统》和《澳大利亚后现代实验小说研究》。著有《多元时空的回响:20世纪八十年代的澳大利亚短篇小说》(2000)、《最纯粹的艺术:20世纪欧美短篇小说样式批评》(2006)、《天之骄子》(译著,2005)、《新批评》(译著,2006)和《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2016)等;在国内《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以及英、美、澳等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外国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建国60年外国语言文学及翻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专著《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入选“国家哲学社会成果文库”(2015);论文‘“理论”之后的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入选 “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文章”(2019)。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从《民法典》看女性权益保护

主讲人 谭芳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2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2日(周五)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08室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谭芳

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主任。兼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婚姻家庭法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妇联执委、徐汇区妇联兼职副主席等。曾任法官11年,担任审判长、副庭长,审理案件1000多件,获评办案能手,具有丰富的调解和审判经验。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东方大律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市律师行业发展贡献奖等荣誉,被钱伯斯、LEGALBAND等国际法律评级机构连续多年评为私人财富管理顶级律师、业界明星、中国十五强女律师。律师执业16年,代理案件2000余件,其中多起轰动全国的知名案件,被央视《今日说法》多次采访报道,荣获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度十大影响力案件。著有《智慧女人的法律学堂》《法商论财富》等多本畅销法商书籍。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汉语国际教育专场讲座:汉语语法教学

品牌 孔院之声
主讲人 吴春相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8日(周四)18:0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8日(周四)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214
主办方 孔子学院工作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介绍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中进行汉语语法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分享提高汉语语法教学效果的经验。

人物简介

吴春相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科技翻译中的翻译技术应用

讲次 第 20 讲
主讲人 陈圣权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6日(周二)14:0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6日(周二)16: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136多功能报告厅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以华为翻译实践为例,介绍二十年来在科技类翻译领域中使用的诸多翻译技术和工具,如翻译管理系统、术语管理系统、翻译记忆库、文档质量竞争分析工具、质量QA工具、机器翻译等。

人物简介

陈圣权

中国翻译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兼本地化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华为机器翻译应用产品经理,华为翻译中心创始主任。作为华为产品资料委员会成员,曾出访印度、巴西、阿根廷、英国、德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埃及、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拜访客户和调研。

从事多年软件编程、计算机科学教学、技术写作、翻译和本地化管理工作,现兼任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香港中大文大学(深圳)、齐鲁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翻译硕士生校外导师,主要讲授‘’翻译角色定位‘’、‘‘全球化和本地化‘’、“机器翻译”、“信息映射”、“开发高质量文档”等课程。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沙龙: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

品牌 孔院之声
主讲人 陈旦娜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8日(周四)12:0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8日(周四)13:00
地点 松江校区-教工之家(图文信息中心六楼)
主办方 孔子学院工作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介绍担任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期间的工作情况,分享工作感悟。

人物简介

陈旦娜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西班牙语专业副教授、博士

原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2021第四届鲁迅文化周 “鲁迅与世界文化对话会”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19日(周二)10:0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19日(周二)17:3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MBA案例室-ZOOM (会议室号:875 0206 4780 密码:1019)
主办方 鲁迅文化基金会、中共上海虹口区委宣传部、北京语言大学鲁迅研究院
承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鲁迅与世界文化论坛”活动是北京语言大学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和鲁迅文化基金会于2021年3月26日在北京共同创建的品牌活动。2021年第四届鲁迅文化周活动把“鲁迅与世界文化论坛”活动引进到上海举办,名称调整为“鲁迅与世界文化对话会”,此次活动是第四届鲁迅文化周活动的重要组成板块。本次对话会邀请了国内权威鲁迅专家、学者、各国文化界人士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分享文化观点,畅谈“鲁迅与世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等对话会议题,共同展望世界文化未来,深化研究,增进友谊,促进交流。

主持人:
上午场(北京时间 10:00~12:00)
主持人:鲁迅文化基金会王锡荣

下午场(北京时间 14:00~17:30)
主持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和龙

国内本地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6310107681?pwd=dU14YVJqTnlRL2lKQU5SVDFsTktyZz09
Skype for Business 国外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skype/86310107681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传承铁军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主讲人 张晓宇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1日(周四)11:45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1日(周四)12:45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2月18日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新四军老战士回信,称他们最“懂得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信中还说,“全党即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发光发热,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拉开了全党学习党史的序幕,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的事迹也随即传遍大江南北。总书记的回信有哪些幕前幕后的故事?这些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群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什么要在建党百年这一辉煌时刻号召全党学习党史?本次讲座会介绍其中的情况,并结合对新四军历史研究的亲身经历,谈谈几点体会。

人物简介

张晓宇

张晓宇,1948年出生,1967年3月入伍,1969年入党。曾任南京军区装甲兵某坦克团坦克驾驶员、政治处干事,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干事、上海市南市区人武部政工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总编室副主任、上海记者站站长。1994年转业任中共上海市委外宣办(或称市府新闻办)外宣处(或称记者联络处)副处长、海外事业处代处长、网络管理处处长。2008年退休后任市委宣传部《港澳台报刊动态》杂志主编、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研究会宣传委员会主任和六师分会会长,市委宣传部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委员,市外宣办、文明办、网信办三办退休干部支部书记。技术职称:主任记者。主编过《劲旅雄风》、《理想在我心中》等书籍,在《大江南北》杂志和《新四军研究》、《新四军与上海》理论研究丛书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和诗作。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认知语言学概念化经典理论

讲次 第 1 讲
主讲人 段丹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0日(周三)11:5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0日(周三)12:50
地点 多功能厅-腾讯会议ID:955 1384 9132
主办方 团委 / 学生联合会,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语言的意义由何而来?对同一场景为什么会出现多种语言结构或表达?这些不同的表达反映了人在认识外在世界时的何种系统差别?本讲座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回答以上问题,主要介绍认知语言学中概念化的两个经典理论,即认知语法和认知语义学,以期引发大家对语言意义来源的思考。

人物简介

段丹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二年级在读

湖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硕士

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讲次 第 十 讲
主讲人 王俊菊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19日(周二)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19日(周二)20:30
地点 松江校区-世界语言博物馆-腾讯会议ID:753 175 729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面对澎湃而至的新文科建设大潮,外语界应立足时代发展新需求,运用战略思维思考外语专业的创新发展之路,在新专业/方向、新培养模式、新课程体系、新理论建构等方面积极尝试,在自交叉、内交叉、内外交叉、外内交叉等路径方面大胆探索,通过分类培养,实现复合型、创新型等多元外语人才培养的全面开花,体现新文科的综合性、跨学科性、融通性等特点,以此推动外语学科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在新文科建设中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人物简介

王俊菊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通用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研究兴趣包括二语写作、外语教育、外语教师发展等,主持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出版《二语写作文本产出机制研究》著作和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近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修订或审校工作。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写作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第二语言习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外语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会长、山东省翻译协会副会长等职。获“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社科名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