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时代的伊斯兰文化困惑:如何继承与发展

主讲人 陆培勇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0日(周三)08:15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0日(周三)10:15
地点 松江校区-第7教学楼-107室
主办方 东方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陆培勇

陆培勇,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国际关系研究,主要涉及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中东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宗教等领域。历任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专业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国家级规划教材阿拉伯语本科专业系列教程总主编。相关领域主要著作有:《闪族历史与现实——文化视角的探索》《荆棘载途的和平进程——阿以冲突探源与展望》《近代希伯来文学简史》《阿拉伯古代文学史纲》等。曾在10多个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工作或进行学术访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命运共同体:中国国际传播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讲次 第 2 讲
主讲人 姬德强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18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18日(周一)20:0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9号楼201;腾讯会议(ID:996 774 883)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全球传播与地区治理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姬德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视觉体验研究及应用方向探讨

讲次 第 2 讲
主讲人 孟明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2日(周五)19:3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2日(周五)2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2220室
主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承办方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讲座将结合主讲人的研究经历和所发表的论文,介绍如何通过行为学实验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开展视觉及其应用研究,并就论文选题和投稿等提供建议。

主持人:饶恒毅 教授

报名方式:问卷星
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j/QSVa3JL.aspx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简介
为整合校内优秀学术资源、提升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于2018年推出“上外研究生学术训练营”计划。第一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8-2019学年)于2019年6月结束,共举办了翻译研究等七个系列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分别由英语学院等七家单位主办。第二批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19-2020学年)共有九个系列于2019年11月立项,主题涉及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口笔译跨学科研究、语言学研究、西语语言文化和拉美研究、信息素养、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与财务管理前沿理论与方法、质性研究与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等,分别由英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语言研究院、西方语系、图书馆、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主办。为继续推动研究生学术训练活动,经院系申请、研究生院审核,学校已于2020年9月批复了各院系申报的“2020年研究生学术训练营(2020年秋季)”。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的活动形式为高端学术讲座、工作坊和学术沙龙等,主要对象为本校在读研究生、青年学者,欢迎兄弟高校师生参加! (http://graduate.shisu.edu.cn/8852/list.htm)
研究生学术训练营之消费行为与神经决策前沿理论与方法系列以消费行为与神经决策前沿理论与方法为主题进行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科研论文选题与写作、行为学实验研究方法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数据建模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及其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实证决策研究、实证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由系统的论文写作构架开始到实验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再到具体的管理学实证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逐层推进,旨在让高校研究生了解消费行为与神经决策领域的系列研究方法,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写作有更深层次的见解。

人物简介

孟明

本科及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博士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系。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脑与认知科学系完成了3年博士后工作之后,进入美国常青藤名校达特茅斯学院担任终身教职序列助理教授、独立PI。于2017年加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基础心理学“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生命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eLife及视觉认知专业期刊Visual Cognition编委。曾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项目函评及会评专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会评专家,中国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评审专家。研究工作范围包括认知神经科学、视觉科学。具体研究方向包括面孔及面部情绪认知的脑机制、视知觉注意、知觉意识以及知觉的选择、建构和分类的神经机制及其它们的交互作用。主要通过心理物理行为实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技术,来理解大脑如何组织视觉世界,使之成为有意义的整体意识表征。发表过包括Nature Neuroscience、PNAS等国际顶尖刊物在内的学术论文、专著四十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计算中的上帝”:批判性的数字人文何以可能?

讲次 第 28 讲
主讲人 王贺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6日(周二)13:0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6日(周二)14:30
地点 松江校区-创空间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承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讲人:王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主持人:高凯(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
目前主流的数字人文研究、应用都是建构性的,且尤为强调其计算、运算特质,俨然建构了一个“计算中的上帝”,但对于人文学者、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人”而言,批判性思考不可稍离须臾。本讲将从统计学、数据科学、社会科学的量化研究、数据可视化等领域的常见问题,及后人类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等理论视角出发,试探批判性的数字人文的思考、发展方向,并将其扩展至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批判。

人物简介

王贺

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兼任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情感计算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多语种信息处理专委会委员等职。研究兴趣集中于数字人文、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献、都市文化与文学等领域。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晚清上海的繁华图卷 ——从《海上花列传》及其改编看上海形象的跨媒体呈现

讲次 第 27 讲
主讲人 汤惟杰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5日(周一)13:0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5日(周一)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1262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承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讲人:汤惟杰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主持人:高凯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内容摘要:
《海上花列传》是清末著名小说,发表于1892年,全书对白以吴语写成,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亦名《绘图青楼宝鉴》、《绘图海上青楼奇缘》,全书64回。这部长篇小说的涉及了19世纪末叶上海十里洋场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链接的社会层面。书中塑造了了官僚、名士、商人、买办、纨袴子弟,乃至地痞流氓等社会各个阶层人物。《海上花列传》得到鲁迅、张爱玲等文坛巨匠的好评。
1998年,著名华语导演侯孝贤将其改编成电影《海上花》,赢得了国际影坛和华语电影观众的高度赞赏。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修复了该片的4K版本,并在“经典修复”单元公映,这是该片在中国大陆首次的大银幕放映。
本次沙龙邀请城市史和电影史学者、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汤惟杰副教授,从上海城市形象塑造的角度,谈从《海上花列传》到《海上花》电影版本的改编过程,同时也带出这个作品背后折射的都市文化心理。

人物简介

汤惟杰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代表性论著有《海上梦语两生花——论〈海上花列传〉中的苏白策略与张爱玲的翻译意图”》(论文)、“上海公共租界电影检查制度的建立”(论文)、“重勘早期上海电影空间——以公共租界档案为线索”(论文)、《早期中国电影史中的卓别林》等。研究领域:比较诗学,现代文学,都市研究与城市史,视觉文化研究与电影史。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翻译操控、异化与再考证——龙夷英译史中的话语权竞争逻辑

讲次 第 14 讲
主讲人 翟石磊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2日(周五)14:3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2日(周五)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011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翟石磊

中国矿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副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考与现实构建

讲次 第 13 讲
主讲人 朗廷建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21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21日(周四)20:30
地点 腾讯会议-492 810 233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朗廷建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雪松之邦,字母之乡

讲次 第 1 讲
主讲人 李卫峰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19日(周二)11:5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19日(周二)12:50
地点 腾讯会议ID:813 274 665-多功能厅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2010年世博会黎巴嫩馆的一枚徽章上,红色的印章形图案上镌刻有7行文字,除了最底下的阿拉伯文和英文外,还有5行形制奇特的古代文字。本讲座以这枚徽章为线索,结合馆内收藏品,为大家介绍黎巴嫩引以为傲并作为2010年世博会参展主题的乌加里特和腓尼基两大文字系统,以及这枚徽章后隐含的文化倾向。

人物简介

李卫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文献中心主任,馆员,上海世界语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闪语族历史比较语言学、比较文字学、近东历史文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书山寻径:读书方法三人谈

主讲人 顾真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18日(周一)18:30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18日(周一)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126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次讲座计划采用对谈的形式,从嘉宾的个人经历出发讨论青年人读书的方法,共同探讨当代读书人的困惑。

人物简介

顾真

顾真,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同时译有多部作品。

郑诗亮,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为《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采写有《百年斯文:文化世家访谈录》(中华书局,2015),编有《殊方未远:古代中国的民族与疆域》(中华书局,2016)。,同时译有多部作品。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驻尼日利亚外交工作之真体验

主讲人 李冠杰
开始时间 2021年10月19日(周二)11:45
结束时间 2021年10月19日(周二)12:45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5教室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尼日利亚是非洲大国,人口超过2亿,GDP非洲第一,自然资源丰富,但尼深受西方殖民主义影响,采用美式政治体制,加上历史遗留问题,致使其国家建设与发展遇到瓶颈,社会危机重重。主讲人在驻尼日利亚使馆工作两年,作为外交官亲身体验到外交一线工作的伟大、艰辛与不易。有国才有家,国内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外交人员的辛勤付出,他们毕其一生捍卫国家利益,默默地守卫着祖国。本次讲座介绍尼日利亚的国情现状,结合外交一线工作的亲身经历,谈谈对外工作的几点体会。

人物简介

李冠杰

李冠杰,英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09~201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2012~2014年,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进入上外英国研究中心从事专职研究工作,2019~2021年被借调至驻尼日利亚大使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英国政治、大国关系、政治思想史。在《欧洲研究》《南亚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德国研究》《政治思想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解放日报》《环球时报》《文汇报》发表评论文章数十篇。出版专著1本(《危险的分权》),译著2本(《识字的用途》《工业革命》)。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