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论文开题时,要到哪里去找资料?知网一下就够了吗?论文开题就是利用好图书馆的数据库?外文文献要到国外找?本讲座通过真实案例,一位同学历时三个半月查找乐谱的过程,一步一步教你怎样做好论文开题的文献调研。
新闻报道
学位论文开题时,要到哪里去找资料?知网一下就够了吗?论文开题就是利用好图书馆的数据库?外文文献要到国外找?本讲座通过真实案例,一位同学历时三个半月查找乐谱的过程,一步一步教你怎样做好论文开题的文献调研。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本讲座将回顾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随后发生的两场反恐战争,分析西方"9·11文学"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评述“9·11文学”的“反叙事”特质及其对官方叙事与民间纪实叙事的反拨,揭示"9·11文学"这一独特文学类型的的审美内涵与文化价值。本讲座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语境与国际政治现实的大背景,尝试探析当下国内“9·11文学”研究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与价值。
新闻报道
讲座将围绕新上任的欧委会发布的六大政策方针分析未来五年欧委会对内对外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讲座将重点讲述中欧关系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新闻报道
以主讲人的切身体验出发,以主讲人的翻译教学为例,对文学翻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主体的素养问题、教学方法问题和教学理念等问题展开讨论,对文学翻译中存在的各种微妙关系体进行揭示,对学生学习和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逐一诊断。
新闻报道
Throughout the twentieth century, Africa’s maritime and underwater heritage remained both under researched and under-protected relative to terrestrial resources. Fortunately, this has begun to change in recent decades, and several African states have signed UNESCO’s 2001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Underwater Heritage. More African archaeologists and heritage managers are also actively engaged in researching and documenting both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dimensions of this heritage. Anthropogenic and climate-driven threats to this heritage, especially the underwater components, are intensifying however. This paper reviews some of these challenges as they affect eastern Africa, and outlines new research programmes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s that offer scope for re-envisioning the region’s maritime heritage and its research potential.
新闻报道
“Mesopotamian Orality” is generally seen as something that bubbles in the background of Mesopotamian Literature: what we have, seems to run the idea, are the written works of literate people ‘like us’; who may or may not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he illiterate ramblings of the uneducated masses. But the situation was quite different: I will argue that writing was much less present in the lives of Mesopotamians (both literate and illiterate) than the huge mass of preserved writings would suggest. This point, which can be found in sentence-length comments here and there, has never been fully explored, nor its implications teased out. In this lecture, I will attempt do so in respect of a number of themes.
新闻报道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每个高校的大学生都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学校和社会也会举办一些创新创业比赛。那么,比赛前,应该如何做好路演的准备工作?路演过程中又应该如何表现,如何应对评委的提问呢?本次讲座将揭晓这些答案。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第四届“丝路学·青年论坛”
会议议程
(2019年12月13日至15日)
DAY 1
会议报到
时间:12月13日12:00后
地点:上外迎宾馆大堂
第二届《新丝路学刊》建设推进会
时间:12月13日14:00~17:00
地点: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会议室
晚餐
时间:18:30
地点:上外迎宾馆
DAY 2
会议签到
时间:12月14日8:00~8:15
地点:会议中心中庭
会议合影
时间:8:15~8:30
地点:会议中心前喷水池
开幕式
时间:8:30~9:50 地点:第二报告厅
主持人:周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前校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
1、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领导致辞
2、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丝绸之路:一个跨文明的交流系统
3、卢山冰(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
以"一带一路"引领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及国际交流
4、段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国王与“家人”:鄯善王国胡人的社会体制剖析
5、马丽蓉(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
如何向世界阐释“一带一路”
茶歇 时间:9:50~10:10 地点:会议中心中庭
时间:10:10~11:30 地点:第二报告厅
主持人:方晓(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
1、王建新(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
丝绸之路考古的实践与思考
2、杨富学(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兼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
佉卢文铭文钱币在丝路沿线的流布与影响
3、刘学堂(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
丝路研究新视野:从史前记忆谈文化互动与文明成长
4、张家栋(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从“三个世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理念的演进及原因分析
午餐 时间:11:45~13:15 地点:上外迎宾馆
分论坛1
丝路学研究
时间:13:30~15:00 地点:莱茵厅
主持人:程彤(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
发言人:
1、王禹浪(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黑河学院远东研究院名誉院长):
东北亚丝绸之路“北方马王堆”丝绸宝库的发现与研究:以哈尔滨郊区金代完颜晏夫妇合葬墓为例
2、程彤(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
20世纪初伊朗人眼中的中国与日本:基于文本分析的比较
3、汪宁(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丝路话语构建:中亚与俄罗斯的视角
4、冯超(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从骚坛招英阁看18世纪闽粤两地与河仙的海上贸易
5、李卫峰(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文献中心主任):
嘉舜文的历史:来自拉布喇抄本的证据
6、郭筠(浙江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副主任):
古代丝绸之路上中阿交往对深化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启示
7、齐小艳(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长治学院副教授):
索格底亚那希腊化的历史考察
茶歇 时间:15:00~15:15 地点:会议中心中庭
时间:15:15~16:45 地点:莱茵厅
主持人:汪宁(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发言人:
1、赵晓临(东华大学外语学院院长):
谈肯尼亚学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
2、伊斯玛仪普尔(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波斯语专业外教):
欧非《轶闻的总集与传说的光辉》中的摩尼教分析
3、白莉(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文旅融合视角下“一带一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及交流
4、刘姝(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外派教师):
中国与摩洛哥关系的历史进程、现状及其意义
5、宋立州(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
光绪七年(1881)为丝绸之路实地考察元年:从一份新材料的发现谈起
6、张宁(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清代云南的跨境贸易及其管理研究:以麦克劳德考察报告为例
分论坛2
“一带一路”研究
时间:13:30~15:00 地点:英伦厅
主持人:张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
发言人:
1、王联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
2、杨阳(上海外国语大学《新丝路学刊》编辑部主任):
“一带一路”背景下以色列智库研究
3、李敏(敦煌研究院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一带一路”倡议下非官方机构的软实力建设:以敦煌研究院参与文化外交为例
4、李飞(中国科学院世界地理与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智库副秘书长):
地缘政治脆弱性与“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模式
5、周楠(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21世纪以来巴西高等教育政策评析
6、牛笑(上海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朝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动因、优势与挑战
7、王畅(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讲师):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丝路伙伴关系研究
茶歇 时间:15:00~15:15 地点:会议中心中庭
时间:15:15~16:45 地点:英伦厅
主持人:钱学文(上海外国语大学《新丝路学刊》执行责编)
发言人:
1、张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外语教育规划和汉语国际教育
2、钮菊生(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社会责任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共建“中老经济走廊”为例
3、刘宏松(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开发性金融与“一带一路”建设
4、钱学文(上海外国语大学《新丝路学刊》执行责编):
共建“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在西亚北非的能源利益保障
5、张屹峰(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
新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经济治理中的角色
6、崔琪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博士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讲师):
“一带一路”倡议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研究初探
分论坛3
区域国别研究
时间:13:30~15:00 地点:富士厅
主持人:于漫(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系主任)
发言人:
1、杨明天(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教授):
莫斯科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2、张继业(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安全困境与中日海上通道的安全合作与竞争
3、张绍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
“一带一路”沿线国与中国关系紧密度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兼与相关研究商榷
4、步少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拉“一带一路”合作:现状与未来路径
5、陈琰璟(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荷兰语专业讲师):
从历史层面看印尼迁都问题
6、马骏(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斯瓦希里语专业讲师):
非洲视角下的“美国梦”:《美国有什么?》中的肯尼亚反思
7、何思雨(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助理教授):
多元文明视角下的巴以冲突分析
茶歇 时间:15:00~15:15 地点:会议中心中庭
时间:15:15~16:45 地点:富士厅
主持人:祁怀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发言人:
1、于漫(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系主任):
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
2、祁怀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一带一路”与中亚沿线支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思考
3、姚锦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的伊斯兰教政策研究
4、王群(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希腊语专业讲师):
当前希腊难民与移民问题研究
5、陈妤姝(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后)
17—19世纪孔子视觉形象在欧洲的流传和演变
6、沙旭沛(上海电机学院讲师):
亚投行与伊斯兰开发银行合作案例研究
分论坛4
博士生论坛
时间:13:30~15:00 地点:第二报告厅
主持人:闵捷(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教育部伊斯兰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
发言人:
1、周嘉希(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生):
“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前景:基于企业海外能力建设的探讨
2、郭永真(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博士生):
《巴黎协定》下中国与巴西合作机遇研究
3、赵雪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
“伊斯兰主义”概念的拓展——对印尼亚齐内部治理方式的定性研究
4、任珂瑶(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美国湄公河流域国家的政策演变及其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启示
5、温智宏(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博士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人文交流与合作比较研究
6、魏熊生(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博士生):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东正教文化联系:俄罗斯与叙利亚为例
7、李圣辉(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博士生):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沙人文交流
8、王庆瑜(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旅游外交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茶歇 时间:15:00~15:15 地点:会议中心中庭
时间:15:15~16:40 地点:第二报告厅
主持人:苏闻宇(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助理)
发言人:
1、闵捷(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教育部伊斯兰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与地中海国家交往的历史特征及当前机遇
2、张佳佳(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博士生):
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
3、汪遒(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新加坡对冲战略:变化、动因与趋势
4、杨姗(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博士生):
法国顶级智库IFRI关于“一带一路”对中国形象的影响评估
5、姜颖(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博士生):
丝绸之路视阈下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解读
6、詹舒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博士生):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东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路径研究
7、刘世吾(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博士生):
伊斯兰合作组织转型新解
闭幕式
时间:16:45~17:40 地点:第二报告厅
主持人:杨阳(上海外国语大学《新丝路学刊》编辑部主任)
大会发言:
1、周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前校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
阿拉伯国家的稳定发展与“一带一路”
2、王一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从《五族谱》看伊朗伊利汗国时期的东西文化交流
致谢辞:
马丽蓉(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
晚餐 时间:18:00 地点:上外迎宾馆
DAY 3
“一带一路”与智库务实性合作研讨会
时间:12月15日8:30~11:30
地址: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会议室
离会 12月15日上午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