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的OFFER, 法律专业学生的准备策略

主讲人 李霁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5日(周五)10: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5日(周五)12: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103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李霁

李霁,“法律职场霁语”公众号、视频号作者。    清华大学法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中国、美国纽约州律师。先后在"红圈所""魔圈所"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并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担任亚太区法务负责人。在从事了10年法律服务后,于2014年转型为法律猎头,现任职于Unipro众律公司。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法学的微观研究进路

主讲人 王启梁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5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5日(周五)21: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103
主办方 法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王启梁

云南民族大学校长、中国社会科院大学副校长(挂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岭学者”。长期致力于法律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在《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迈向深嵌在社会与文化中的法律》(独著,英文版Sociology of Law:A Study of Cultural Contextualism)《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与应用》(主编)等著作。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曾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体认语言学的理论前沿与研究方法—— 兼谈论文写作

主讲人 王寅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4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4日(周四)21: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103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20世纪以来,一个学术流派从提出、发展、高潮和下坡的周期约为半个世纪,认知语言学已有50年的历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川外体认团队发现认知语言学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为此拟将国外的认知语言学修补为“体认语言学”,尝试把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人本观以及后现代哲学中的的体验人本观融入语言学研究之中,认为语言研究必须坚持哲学中的两大基本原理“唯物论”和“人本观”来研究,语言来自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体)” 和 “认知加工(认)”。报告将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提出了几点语言新观,且基于此兼谈围绕这一新兴理论如何设计研究生论文写作的论点和论据。

人物简介

王寅

教授,男, 1950年生,江苏盐城人,二级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哲学和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兼职副主席,中国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现任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体认语言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顾问,曾数十次出国访学和讲学。主要研究领域:认知语言学、体认语言学、语言哲学、英汉对比、翻译学。共出版著作和教材50多部, 发表论文350多篇, 共约1,800万字,现正编辑出版 20卷《王寅文集》,有十几篇论文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曾主持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共有16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教育部2项,省级6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新闻采写专题工作坊

主讲人 郑思思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3日(周三)12: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3日(周三)13:30
地点 松江校区-4338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郑思思

郑思思,“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编辑、市委党刊《支部生活》栏目主持人、解放日报记者、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MFA专业导师。拥有10多年传媒经验,长期深耕政经、党建领域,曾参与执笔《牢记嘱托的奋斗答卷》《雪域绽放白玉兰》《叶尔江河畔的上海人》《城市血脉》等书籍,撰写的党建报道连续八年荣获全国党刊一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文献综述的写作

讲次 第 2024-2025学年第8讲 讲
主讲人 陆彦亲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8日(周一)08:15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8日(周一)09:45
地点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262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的写作

人物简介

陆彦亲

陆彦亲,美国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媒体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 年在Indiana University获得大众传播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传播,媒介效果,新媒体传播等。在国际重要 SSCI 刊物发表论文 20 余篇,包括 New Media & Society,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等;在 ICA, AEJMC, NCA 等国际顶级传播学年会宣读论文 30 余篇,并曾获得最佳论文奖。目前受邀担任 SSCI 期刊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编委会委员,并为 20 余本 SSCI 刊物担任匿名审稿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气候变化报道是否已达到“临界点”?主流报纸如何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维度报道热浪

Have we Reached a “Tipping Point” in Climate Change Reporting? How Mainstream Newspapers Cover Heatwaves Across Time and Countries

讲次 第 2024-2025学年第12讲 讲
主讲人 John Downey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3日(周三)14:5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3日(周三)16:20
地点 松江校区-第1教学楼-239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John Downey

John Downey教授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取得社会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现任英国拉夫堡大学协理副校长,欧洲传播研究与教育学会(ECREA)主席,研究专长为比较媒介研究。John Downey教授曾担任英国拉夫堡大学传播与媒体系主任、传播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2022年,John Downey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人工智能中的大语言模型

讲次 第 88 讲
主讲人 冯志伟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2日(周二)08:15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2日(周二)10:15
地点 松江校区-世界语言博物馆-多功能厅
腾讯会议:244-696-663
密码:168097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内容,大语言模型是自然语言处理的突出成果。本讲座描述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分别介绍预训练模型、Transformer 模型、生成式预训练模型 GPT 等大语言模型,讨论大语言模型与翻译的关系以及大语言模型的内容治理问题。

人物简介

冯志伟

1939年生,中国计算语言学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两次研究生毕业,20世纪70年代首次测出汉字熵为9.65比特,为汉字多八位编码提供了语言学支持。法国留学时师从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第一任主席Vauquois,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把汉语译为多种外语的机器翻译系统,是第一个出席国际计算语言学顶会COLING的中国学者。长期从事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研究。1990-1992在德国特里尔大学文学院担任教授,2000-2002年在韩国科学技术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担任教授。出版论著30多部,发表论文400多篇,主持研制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项、国家规范3项,参与研制国家标准13项。担任国内外著名杂志编委,曾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现任《中文信息学报》《语言文字应用》顾问,《中国科技术语》副主编,工作单位: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2006年获奥地利维斯特奖,2018年获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NLPCC)杰出贡献奖,2021年获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士荣誉称号,2022年获香港圣弗朗西斯科技人文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带本手账去敦煌——艺术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

主讲人 杨雪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5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5日(周五)15: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二楼西侧数字学术中心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3085KM,是从松江到敦煌的公路距离,从莫高窟壁画到我们的校园生活,距离又有多远呢?除了游客般的走马观花,我们还有其它与敦煌艺术亲密接触的方式吗?

上外艺术教育中心客座讲师杨雪,在2023年暑期曾带着一本空白手账本踏上敦煌超声之旅,边走边记。她为何出发?途中砍价了什么样的风景?手账中留下了泽阳的印记?对她的课堂教学又有何影响?欢迎大家前来,一起聊一聊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讲座结束后,会有敦煌主题手账制作环节,欢迎大家来体验~

人物简介

杨雪

13年手账创作者
上外艺术教育中心客座讲师,开设理解艺术B类课程《设计素养与生活美学》《传承的魅力》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现当代英语诗歌语言的物质化

讲次 第 87 讲
主讲人 罗良功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3日(周三)18:45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3日(周三)20:45
地点 腾讯会议:372-886-763
密码:930741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常常对语言的可能性进行极限探索,这一点在现当代英语诗歌创作中表现得格外突出,而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实践在于现当代诗歌语言的物质化。诗歌语言的物质化表现在诗歌的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等方面,在本质上不仅与诗歌美学观念变迁相关,也体现了现当代英语诗歌语言观念的变化,反映了现当代英语诗歌艺术实践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本讲座将对现当代英语诗歌语言物质化的形式进行梳理和分析,揭示其美学观念和语言观念,并在现当代英美社会语境中考察其文化意义以及对诗歌艺术发展的影响。

人物简介

罗良功

文学博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世界族裔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比较文学中心学术顾问,《外国语文研究》主编、《外国文学研究》《韩国叶芝学刊》《跨学科文学研究》等国内外期刊编委。主要研究英语诗歌、族裔文学、文学翻译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等20余部。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阅读的脑机制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主讲人 杨亦鸣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11日(周一)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11日(周一)21: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103会议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首先讨论为什么要阅读和如何阅读的问题,从语言作为思维载体入手,介绍语言、文字和书面语语篇产生的历史及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通过具体事例分析阅读的脑机制接着阐释阅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造的关系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阅读的效益;最后阐释阅读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人物简介

杨亦鸣

江苏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2011计划语言能力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语言科学》主编等。研究兴趣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暨神经语言学分会创会理事长,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科评审组成员,科技部信息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评审专家,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一“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叉领域类)验收考核组组长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973计划课题等多项。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两百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