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自觉·自洽: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论坛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09: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6:30
地点 分论坛地点详见会议手册
承办方 党委宣传部,孔子学院工作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教育系统校园文化传承创新项目
庆祝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六十七周年暨孔子学院建设十周年主题活动

时间:2016年12月2日

【指导单位】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承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

__________
主论坛议程 09:00-11:40 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

/09:00-09:40 开幕式 主持人:王静(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
09:00-09:20 开幕致辞
致辞人:曹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
致辞人:苏明(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09:20-09:40 揭牌仪式
上海孔子学院工作联盟介绍 发言人:上海市教委党委、市教委领导
上海孔子学院工作联盟揭牌 揭牌人:苏明、曹德明
上海孔子学院工作联盟致辞 致辞人:杨力(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 09:40-10:00 合影茶歇 /

/10:00-11:40 主旨发言/
10:00-10:20《儒耶对话与早期汉学中的“心同”学说》
李天纲(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10:20-10:40 《歌德学院海外文化传播的经验》
米歇尔·康·阿克曼(孔子学院总部特聘专家/高级顾问、前歌德学院院长)
10:40-11:00 《用文化的力量影响世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与孔子学院比较》
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11:00-11:20《理解中国:用中国历史讲述中国故事》
乔兆红(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
11:20-11:40 《孔子学院:讲述中国故事的世界舞台》
张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教授)

__________
分论坛议程 13:30-16:30

【分论坛一】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MBA案例室)

孔子学院:讲述中国故事的世界舞台
孔子思想研究
公共外交,对外文化政策,抑或普遍主义诉求?兼论德国视域的孔子学院功用研究
从中国文化体验课程设计看推动中国文化传播的误区
文化国际传播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的案例研究
在融合中传播中华文化教学实践刍议——以匈牙利塞格德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分论坛二】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MBA案例室)

国际理解教育与公民人文交流能力的建构与培养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实践与启示——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
英国面向拉美的语言传播战略——以巴西为例
试论国际汉语教师的君子修行
土耳其对外文化传播实践与启示
战略传播视阈中的孔子学院对外传播研究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分论坛三】全球化时代中国形象的海外传播 一号楼 802室

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在西班牙语国家传播的路径与方式
基于文化传播的中华乐教创新课程构建初探
中国读本:孔子学院与高校武术教育
China Recreates Its Global Identity with Soft-Power Projection: An Examination of China’s Confucius Institute and the Silk Road Projects
老舍翻译文学研究及其意义辨析
儒家“生生”观念及其现代价值

【分论坛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视域下的外语外贸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会议中心凯旋厅

把语做强,把外做大,构建全球视野下的文化传播网络——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天外探索
凝力聚智 特色宣传 不断提升“大外品牌”影响力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大学的使命担当
协同创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立足文化自信,对外讲好中国价值观故事的高校使命
构建多元化文化传播平台 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话语体系
发挥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传播作用
借力新闻传播,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以多语种讲述中国故事 用互联网传播中国声音: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外文门户网站群建设实践与探索

16:00-16:30 闭幕式 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
16:00-16:20各分会场主持人汇报讨论情况
16:20-16:30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静 致辞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俄国白银时代诗人古米廖夫与赫列勃尼科夫对中国的虚构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19日(周一)18: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19日(周一)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6教学楼-202室 俄罗斯中心
主办方 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古米廖夫与赫列勃尼科夫代表了俄国白银时代诗歌的两种创作潮流与风格,然而同时又代表了这一时期的俄国文人对于东方文化的普遍热衷。在两位诗人的作品中,中国元素比比皆是,它们反映了两人对于中国文化版图不同角度和不同形式的关注。古米廖夫从中国古典诗歌中获取灵感,通过对中国意象的重塑与整合创作出一曲反复变奏的中国主题;赫列勃尼科夫截取中国历史的片段作为自己谱写现代神话的材料,同时在创作中赋予俄语Китай一词以新的内涵。尽管如此,两位诗人对中国的虚构在本质上和动机上是相通的:他们的“中国”均指向俄国文化中或被忘却或被忽略的东方遗产,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均起源于白银时代文人对俄罗斯现代身份的共同追问以及对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性的反思。在诗学理想上,中国元素折射出两位诗人对普遍性问题的探索,也反映了两人对于世界历史和诗歌语言的神话式构想。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荷尔德林抒情诗的赏析与汉译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09:45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2教学楼-150教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一)作家和作品简述 1. 简述荷尔德林的身世 2. 荷尔德林创作的分期 3. 荷尔德林诗的题材 4. 荷尔德林诗的特色;(二)荷尔德林诗歌作品欣赏,主要选读若干较容易理解的短诗或长诗片段,多半是家乡诗,酬答、题赠诗,并进行解读。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科研成果的可视化:以理科论文为例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5:00
地点 虹口校区-5号楼-602会议室
主办方 语言科学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科研工作者往往忽视对其成果的有效展示,然而,有效美观的图像图表对学术交流和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极为重要。本报告浅析理科论文发表中的数据展示的重要性。随后介绍数据处理的大致流程和提升方法,相关的图像、绘图软件。最后,主讲人和大家探讨如何将其借鉴到文科研究当中。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高端科研项目筹划与申报: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5: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102MBA教室
主办方 德语系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持人:陈壮鹰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系主任
内容介绍:用多个成功范例,生动讲解人文科学高端科研项目如何进行前期准备、科研累积、分析筹划、确定研究重点和创新,最终成功申报和有效实施,为广大有志献身科研和高教事业的师生传授经验、点拨迷津。
对象:全体教师和硕博研究生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学术研究与学术写作范式精讲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09:5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1:2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404教室
主办方 德语系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主持人:陈壮鹰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系主任
内容介绍:以当代德语文学为范例,讲授文学研究方法和学术写作精要。
对象:全体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打通学科界限合作研究

开始时间 2016年11月30日(周三)11:00
结束时间 2016年11月30日(周三)12: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法国厅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研究院学术沙龙:打通学科界限合作研究
发言人:赵蓉晖、刘胜湘、张和龙、朱晔、胡荣、潜旭明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追寻对等政法概念的历史考察:西法东渐的故事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6: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211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印度古代哲学文本的理解与翻译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18: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2日(周五)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3教学楼-154教室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Modern words are round, ancient words are square”: How to translate (and understand) ancient Indian philosophy?
How can we adequately translate texts composed more than two millennia ago, in a language (Sanskrit) very different from our own, by people whose ideas and lives were so radically alien from ours?
This talk explores this question and some of its implications, exploring the Upaniṣads, some among the most revered sacred texts of Hinduism. Specifically, I will focus on a famous dialogue, in which the sage Yājñavalkya teaches his wife Maitreyī how to attain immortality.
We will zoom in on some crucial passages. My argument is that comparing translations among themselves and with the Sanskrit original provides a powerful tool for generating questions. Close scrutiny of these questions will lead us to refin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of its philosophical ideas, and of how we—twentieth-first-century people—can relate to ancient thought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Parables as Poetic Fictions

开始时间 2016年12月01日(周四)09:00
结束时间 2016年12月01日(周四)11: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英伦厅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科研处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学术沙龙
There will be a discussion with the parable from Mark, then showing how parables operate as poetic fictions, how parables can serve to generate new literary works and ways of thinking (as with the Butler), and then suggest a theoretical methodology (cognitive poetics) that works especially well to make sense of parables as a literary form.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