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教师教育中的情感转向

The Emotional Turn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讲次 第 1 讲
主讲人 Peter I. De Costa
主持人 束定芳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28日(周二)14:0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28日(周二)15:3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凯旋厅
主办方 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承办方 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Following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sociopolitical dimensions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motions (e.g., De Costa et al. 2019; Gkonou & Miller, 2022) and teacher well being (e.g., Mercer, 2020, 2021), I examine developments in these adjacent areas of research. Both lines of research consider the ecologies in which teachers are embedded. To illustrate the vibrant and burgeoning L2 teacher emotion research agenda, I draw on recent examples in the broader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SLTE) research. In particular, explore how the SLTE  research landscape can be enriched by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 emotion labor  (Benesch, 2017) and feeling rules (Zembylas, 2007), with a view to advocate for language teaching professionals.

人物简介

Peter I. De Costa

Peter I. De Costa i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Languages & Cultures and the Depart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where he directs the Master’s in TESOL program in the College of Arts & Letters. He is also the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 graduate director in 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As a critical applied linguist, his research areas include emotions, identity, ideology and ethics in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language policy. In addition, his ecologically- and social justice-oriented work looks at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SLTE), and language policy. He is the co-editor of TESOL Quarterly and the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俄教育合作:从历史到未来

主讲人 许宏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29日(周三)16:45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29日(周三)18:15
地点 松江校区-第6教学楼-202
主办方 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在这一全球化的背景下,中俄两国致力于加强彼此间的教育合作。中俄教育合作的开展和深化对两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交流具有深远影响,为大国之间的文明互鉴和共同发展树立了典范。本讲座旨在研究中俄教育合作的历史和发展,重点关注双方合作的领域、合作项目的成果以及合作对双方教育的影响。

人物简介

许宏

许宏,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院长,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俄语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副会长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天”的概念

主讲人 顾彬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31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31日(周五)15: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506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承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顾彬

Prof. Dr. Wolfgang Kubin(顾彬),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特聘教授,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汉学家、翻译家、作家。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欧洲思想史。出版学术著作50余本,编辑著作50余本,译著100余本,诗集20本,散文集5本,小说4本,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此外,编辑两种德文杂志,获德意志语言和文学学科学院颁发的“约翰·海因里希·沃斯奖”、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国家外教年度人物奖、会林文化奖等奖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世界汉语教材与清末民初汉语官话研究

讲次 第 68 讲
主讲人 张美兰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29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29日(周三)20:00
地点 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英伦厅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承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清末民初时期是世界汉语教材尤其是北京官话教材编纂最为兴盛的时期,这批教材经过被复制、改编、再编撰产生了一批系列汉语教材,成为当时汉语海外传播的最佳途径。同时,这批教材通过外文翻译、汉语方言对译等手段,产生了一批多语类教材,以服务于不同阶层或不同行业或不同受众,成为世界汉语教育史上特别重要的历史阶段。作为汉语口语教材,自然也成为研究晚清民国汉语官话、汉语方言特别重要的文献。本次讲座将重点介绍如何利用这些教材文本进行清末民初汉语本体研究和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

人物简介

张美兰

博士。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湖南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研究涉及禅宗文献语言、近代汉语词汇语法、近代汉语文献整理与研究、世界汉语教育史、明清语言研究,出版《禅宗语言概论》《〈祖堂集〉语法研究》《近代汉语语言研究》《明清域外汉语官话文献与语言研究》《汉语双宾语句式结构、语义的历时研究》《〈清文指要〉汇校与语言研究》《〈官话指南〉汇校与语言研究》《文献文本异文与明清汉语研究》《汉语历史句法概要》等专著14种。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智能驾驶任务中的构图与定位技术浅析

主讲人 秦通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28日(周二)18:3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28日(周二)20: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东厅
虹口校区-1号楼-808/810(线上分会场)
主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外“跨、通、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系列讲座由研究生院主办,汇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设有“科学与学术研究方法”“区域国别研究”“科技前沿与未来发展”三大主题。该系列讲座旨在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彰显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内涵,与科技前沿和未来发展同频共振,提升我校研究生的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助力研究生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该系列讲座一年举办30场。2023级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每个主题需要参加至少4场,总数不低于12场,方可达到“学术活动与专业实践”学分的考核要求。

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

人物简介

秦通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曾任职华为车BU,致力于自动驾驶感知、地图、定位等方面研究。秦通被评选为华为公司首届“天才少年”。他在担任华为车BU感知SLAM技术专家期间,参与研发华为ADS智能驾驶系统,贡献了业界领先的智能驾驶方案,并在多款车型上实现了规模化商用。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TRO、JFR、RAL、ICRA等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高质量论文十余篇。曾获得IROS2018最佳学生论文奖和TRO最佳论文提名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智能驾驶任务中的构图与定位技术浅析

主讲人 秦通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28日(周二)18:3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28日(周二)21: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东厅
虹口校区-1号楼-808/810(线上分会场)
主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秦通

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曾任职华为车BU,致力于自动驾驶感知、地图、定位等方面研究。秦通被评选为华为公司首届“天才少年”。他在担任华为车BU感知SLAM技术专家期间,参与研发华为ADS智能驾驶系统,贡献了业界领先的智能驾驶方案,并在多款车型上实现了规模化商用。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TRO、JFR、RAL、ICRA等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高质量论文十余篇。曾获得IROS2018最佳学生论文奖和TRO最佳论文提名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精神人与语言自指——略论托马斯·伯恩哈德的小说《修正》

讲次 第 49 讲
主讲人 谢建文
主持人 陈壮鹰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30日(周四)13:0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30日(周四)14:30
地点 松江校区-松江校区三教楼341室
主办方 德语系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托马斯·伯恩哈德在小说《修正》(1975)中,以精神人塑造和语言形式试验,展现了一种美学上的极端性。精神人罗伊特哈默借助其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对立关系,经由极端的精神与艺术追求,在一系列矛盾性的人物关系和其他关系中,完成也毁灭了自己的孤拔与丰富。而在语言运用上,小说通过重复、夸张和常规句法边界消解等语言手段,藉由叙述结构的二重或多重性、人物视角与叙述者视角的交叠性等,体现了其元虚构性质。

人物简介

谢建文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校一级学科骨干;德语系党委书记兼系常务副主任。德语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德语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与教学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西方传统宇宙模型与欧洲文学

讲次 第 十一 讲
主讲人 杜力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29日(周三)13:0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29日(周三)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270-5271
主办方 文学研究院
承办方 文学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杜力

杜力,女,1981年生人,201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3—201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2015—2017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自2017年8月起正式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工作,于2019年开始担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欧洲中世纪文学以及文学与宗教思想的跨学科研究。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了多篇与中世纪文学研究相关的论文,2017年出版了国内首部研究欧洲中世纪晚期女性写作的专著,并获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级科研奖项。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两次(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一次。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视听交互:用耳朵“看”的景观

主讲人 Francesco Aletta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02日(周日)18:0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02日(周日)19:00
地点 其他:
主办方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承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宽广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人才,每年举办学术前沿大咖说讲座,该讲座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
  讲座共分为4个专题,分别是:(1)提升人文素养、 弘扬科学家精神;(2)前沿交叉学科系列;(3)新时代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4)叩响世界之门。根据以上4个专题,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国际组织专业人员和大型企业管理者等,围绕人文、社科、理、工、农、 医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进行40场直播讲座,春、秋学期各20场,每场时长1小时。
  讲座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请有意参加讲座的师生关注研究生院的通知,根据通知说明进行报名参与,往期讲座均可通过回放参与学习。
  本期讲座报名方式详见海报说明。

人物简介

Francesco Aletta

伦敦大学学院 建筑物理和声景学 讲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硬科技的黄金时代

主讲人 董家宁
开始时间 2024年06月02日(周日)10:00
结束时间 2024年06月02日(周日)11:00
地点 其他:
主办方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承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宽广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人才,每年举办学术前沿大咖说讲座,该讲座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
  讲座共分为4个专题,分别是:(1)提升人文素养、 弘扬科学家精神;(2)前沿交叉学科系列;(3)新时代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4)叩响世界之门。根据以上4个专题,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国际组织专业人员和大型企业管理者等,围绕人文、社科、理、工、农、 医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进行40场直播讲座,春、秋学期各20场,每场时长1小时。
  讲座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请有意参加讲座的师生关注研究生院的通知,根据通知说明进行报名参与,往期讲座均可通过回放参与学习。
  本期讲座报名方式详见海报说明。

人物简介

董家宁

中国头部硬科技投资公司 中科创星 行业研究部负责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