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认识与实践

讲次 第 76 讲
主讲人 王蔷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22日(周三)19:3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22日(周三)21:30
地点 腾讯会议:573-6116-7126
主办方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承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人事处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各学科都要安排不少于10%的课时比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关联,突出实践,通过“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改变育人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核心素养。本专题重点回答一下几个问题:什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什么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认识英语课程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及如何在英语课程中设计和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本专题将结合案例阐释实施的要求和途径。最后讨论在开展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物简介

王蔷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组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语言学习理论、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行动研究、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研究等,在相关领域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What is speech and talk really like?

主讲人 Steve Mann
主持人 周小舟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22日(周三)18:0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22日(周三)19: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124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In this lecture Professor Man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will share some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spoken talk. Speech does not have sentences or full stops. It functions completely differently from written text, as it is much more interactive, open to real-time processing pressures, emergent and co-constructed. It has a unique grammar and lexis and there are distinct spoken genres too. The talk will summarise some of these major differences and encourage you to reflect on distinct feature of talk and interaction.

A great deal of education is dominated by written text and not enough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nature of spoken discourse. We need to deal with spoken language better in education and Professor Mann will outline some key considerations. We may need to consider more creative and active ways of approaching what happens in classrooms to capture and support the dynamic and active nature of spoken language.

This talk provides a personal perspective on the real nature of talk and how it can best be taught. It will be wide-ranging and eclectic and will draw on his 40 years of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You will learn more about key feature of spoken English such as ‘turn initial frequency’, ‘spoken genre’, markers of identity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forces at play in talk contexts. It will also note how social messaging ‘apps’ are best treated as hybrid genres (combining features of written and spoken characteristics and with increased multimodality).

Professor Mann will also offer recommendations about the way we can harness the power of songs, speech recognition software and AI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人物简介

Steve Mann

Steve Mann (Professor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ESOL) currently works in the Applied Linguistics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He previously lectured at both Aston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He has experience in Hong Kong, Japan and Europe in both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Steve supervises a research group of PhD students who are investigating teachers’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group’s work considers aspects of teacher development, teacher belief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the first year of teaching, reflective practice, mentoring, blended learning,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teacher development. He has worked extensively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 on teacher development projects at in-service and pre-service levels. He also produced a report for the British Council on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during Covid-19. He has published widely on reflective practice, drama for language learning, reflexivity in research, video in CPD and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His most recent work includes ‘The Research Interview: Reflexivity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in Research Processes’ (Palgrave), ‘Reflective Practic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Base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Routledge) an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His latest collaborative venture ws published in September 2023 and is a book with Laura Baecher and Cecilia Nobre on Using Video to Support Teacher Refl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ELT.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第二届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2nd Young Scholars' Intercultural Research Forum

主持人 翁立平副研究员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24日(周五)13:0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24日(周五)18:30
地点 松江校区-行政楼-127室
主办方 跨文化研究中心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跨文化研究是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时代一个新兴的交叉融合学科,其核心研究内容是探究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语境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和群体之间如何沟通,如何相处,如何合作。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推进跨文化研究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跨文化心理、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教育等领域产出了丰硕成果,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跨文化研究学术平台和人才培养摇篮。

跨文化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是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为该领域青年学者搭建的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论坛设置特邀报告和圆桌讨论两个环节,欢迎校内外有兴趣的师生扫描上方海报中的二维码报名参会。报名截止日期:5月19日。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论文的选题逻辑和资料数据的采集

主讲人 刘宏松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19日(周日)20:0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19日(周日)21:00
主办方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承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宽广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人才,每年举办学术前沿大咖说讲座,该讲座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
  讲座共分为4个专题,分别是:(1)提升人文素养、 弘扬科学家精神;(2)前沿交叉学科系列;(3)新时代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4)叩响世界之门。根据以上4个专题,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国际组织专业人员和大型企业管理者等,围绕人文、社科、理、工、农、 医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进行40场直播讲座,春、秋学期各20场,每场时长1小时。
  讲座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请有意参加讲座的师生关注研究生院的通知,根据通知说明进行报名参与,往期讲座均可通过回放参与学习。
  本期讲座报名方式详见海报说明。

人物简介

刘宏松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国际关系系副系主任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智慧大融合:媒体与传播中的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

主讲人 Ananda Mitra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18日(周六)20:0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18日(周六)21:00
地点 其他:
主办方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承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宽广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人才,每年举办学术前沿大咖说讲座,该讲座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
  讲座共分为4个专题,分别是:(1)提升人文素养、 弘扬科学家精神;(2)前沿交叉学科系列;(3)新时代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4)叩响世界之门。根据以上4个专题,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国际组织专业人员和大型企业管理者等,围绕人文、社科、理、工、农、 医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进行40场直播讲座,春、秋学期各20场,每场时长1小时。
  讲座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请有意参加讲座的师生关注研究生院的通知,根据通知说明进行报名参与,往期讲座均可通过回放参与学习。
  本期讲座报名方式详见海报说明。

人物简介

Ananda Mitra

维克森林大学 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绿色金融如何参与“绿色事业”

主讲人 任玉洁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18日(周六)11:0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18日(周六)12:00
地点 其他:
主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宽广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人才,每年举办学术前沿大咖说讲座,该讲座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
  讲座共分为4个专题,分别是:(1)提升人文素养、 弘扬科学家精神;(2)前沿交叉学科系列;(3)新时代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4)叩响世界之门。根据以上4个专题,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国际组织专业人员和大型企业管理者等,围绕人文、社科、理、工、农、 医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进行40场直播讲座,春、秋学期各20场,每场时长1小时。
  讲座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请有意参加讲座的师生关注研究生院的通知,根据通知说明进行报名参与,往期讲座均可通过回放参与学习。
  本期讲座报名方式详见海报说明。

人物简介

任玉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仿生学和仿生机器人设计

主讲人 吴嘉宁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17日(周五)19:3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17日(周五)20:30
地点 其他:
主办方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承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宽广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人才,每年举办学术前沿大咖说讲座,该讲座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
  讲座共分为4个专题,分别是:(1)提升人文素养、 弘扬科学家精神;(2)前沿交叉学科系列;(3)新时代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4)叩响世界之门。根据以上4个专题,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国际组织专业人员和大型企业管理者等,围绕人文、社科、理、工、农、 医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进行40场直播讲座,春、秋学期各20场,每场时长1小时。
  讲座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请有意参加讲座的师生关注研究生院的通知,根据通知说明进行报名参与,往期讲座均可通过回放参与学习。
  本期讲座报名方式详见海报说明。

人物简介

吴嘉宁

中山大学副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数字技术如何促进性别平等

主讲人 Michelle Kaufman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16日(周四)20:0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16日(周四)21:00
地点 其他:
主办方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承办方 研究生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宽广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人才,每年举办学术前沿大咖说讲座,该讲座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
  讲座共分为4个专题,分别是:(1)提升人文素养、 弘扬科学家精神;(2)前沿交叉学科系列;(3)新时代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4)叩响世界之门。根据以上4个专题,每年邀请国内外专家、国际组织专业人员和大型企业管理者等,围绕人文、社科、理、工、农、 医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进行40场直播讲座,春、秋学期各20场,每场时长1小时。
  讲座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请有意参加讲座的师生关注研究生院的通知,根据通知说明进行报名参与,往期讲座均可通过回放参与学习。
  本期讲座报名方式详见海报说明。

人物简介

Michelle Kaufma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uso de los demostrativos españoles en posición postnominales

主讲人 Emanuela Todisco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13日(周一)13:00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13日(周一)14: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3教学楼-217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皇家学院联合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Emanuela Todisco

Investigadora de Lingüística de la Universidad de Sevilla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区域国别学∶以东南亚为中心

讲次 第 329 讲
主讲人 张振江
开始时间 2024年05月13日(周一)08:15
结束时间 2024年05月13日(周一)09:45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9号小别墅201报告厅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报名方式

请在微信小程序“SAGGAS云服务”中注册报名。

人物简介

张振江

张振江,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计算传播研究中心内容总监、《东南亚研究》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华侨华人研究会会长等。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华侨华人和东南亚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