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和行为

主讲人 饶恒毅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9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9日(周五)15:30
地点 松江校区-松江校区第二教学楼220教室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饶恒毅

饶恒毅,上海市脑机协同信息行为重点实验室主任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东地区的安全困局和解困的中国方案

主讲人 章远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5日(周一)13:3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5日(周一)15:30
地点 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一楼报告厅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章远

章远,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AIGC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格局与新趋势

主讲人 吴瑛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5日(周一)10: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5日(周一)12:00
地点 松江校区-区域国别研究大楼报告厅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吴瑛

吴瑛,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敦煌文化术语翻译研究

主讲人 姜秋霞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6日(周二)20: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6日(周二)21:30
地点 腾讯会议:588-663-256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传播敦煌文化,弘扬敦煌精神,敦煌文化术语的翻译是关键。敦煌文化术语以其多元的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语义,呈现出独特的语言结构和形态。敦煌文化术语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基于历史、文化、意象的一种知识性、创造性表达。探讨敦煌文化术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研究敦煌文化术语的翻译特点与规律,有助于推动敦煌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中外敦煌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互鉴。 

人物简介

姜秋霞

姜秋霞,翻译学博士,二级教授,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兰州城市学院原副校长。现任甘肃文化翻译中心主任,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译行丝路”翻译研究与语言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英语教学论。兼任政协甘肃省十届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2007-2011)、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专家组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2013-2018)、甘肃省翻译协会会长(2008-2018)、甘肃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15-2020)等社会职务。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评为甘肃省教学名师。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语委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20余项,在Meta及《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光明日报》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商务印书馆、Royal Collin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出版专著、译著、教材、工具书等10余部。2004年起,先后获甘肃省“巾帼建功奖”、甘肃省第十届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等奖励20余项。主编的《敦煌文化关键词(中英对照)》获中央宣传部2019年地方优秀外宣品印刷类一等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新时期中国术语翻译的规范化: 问题与对策

主讲人 魏向清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5日(周一)20: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5日(周一)21:30
地点 腾讯会议:605-999-627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当今全球本土化时代,术语跨语使用已成为术语实践新常态。中国的术语实践与术语翻译密不可分,具有特殊复杂性。与此同时,术语在知识社会不同层次知识空间的流通也日趋活跃。这些术语应用的时代特征为我国术语规范化工作带来更多挑战,术语翻译实践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本研究通过我国新时期术语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反思术语翻译实践规范化的问题并探讨相应对策。

人物简介

魏向清

魏向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合作导师。南京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中心主任、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双语词典学、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曾任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2013-2023),现任中国辞书学会学术顾问,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术语学理论与应用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成员、江苏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以及南京市翻译协会副会长等职务,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重点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研发了国内首个大型汉英人文社会科学术语库(NUTerm双语术语库),受中国国家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委托,主持研发了“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数据标准”;主持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项目委托项目“基于引文索引数据库的人文社会科学术语库建设”等。担任国内外多种核心期刊审稿人和编委,出版学术专著、编著和译著多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曾先后荣获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多项优秀科研成果奖。2022年荣获南京大学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称号。202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对外话语创新研究基地”首批特约研究专家。近年来带领南京大学“术语与翻译跨学科基地” 研究团队,重点开展双语辞书数字化、汉英人文社会科学术语库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术语翻译以及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相关的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英美法律术语汉译策略探究

主讲人 张法连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4日(周日)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4日(周日)21:00
地点 腾讯会议:685-330-378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术语翻译的精确性直接体现司法的权威公正性。准确严谨是法律术语翻译的灵魂。本文结合法律翻译的实践,探讨了英美法律术语汉译的思维过程,给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并指出译者应该正视三种法律语言现象:注意法律语言的与时俱进,注重汉语术语的表达习惯,尊重约定俗成的翻译。中文法律语言素养是英美法律术语汉译成功的关键。

人物简介

张法连

张法连,二级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专家委员,中国译协法律翻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语言与法律研究》学术辑刊主编等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研究首席专家,全国人大法工委法律英文译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高端智库核心专家团队成员,全国律师服务标准化工作组专家。多年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主要从事美国内政、外交及中美关系的研究工作;曾任天津河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常委等职。主要研究领域:法律语言与翻译、法治外交、英美法、法治传播和美国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外条约中的若干翻译问题

讲次 第 本学期第二讲 讲
主讲人 屈文生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8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8日(周四)21:00
地点 腾讯会议:864-138-259
密码:(本讲座不对外开放 讲座开始前将内部公布入会密码)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将从术语层面、句式层面谈法律翻译实战案例。基于立法文本和立法语言的特点,提出立法文本翻译宜遵守对等律、同一律与等效律等基本原则。立法文本翻译对等律涵盖的文本类型对等、语义对等和形式对等三项次级翻译原则,以及专业对专业(术语对术语)、通俗对通俗、准确对准确、模糊对模糊等四项翻译策略。

人物简介

屈文生

屈文生,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律英文译审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法律翻译、翻译史、法律史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霍英东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法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发表《早期中英条约的翻译问题》等论文100余篇。专著《不平等与不对等》入选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曾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参与)、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项。曾获得长江学者青年学者、上海领军人才、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等荣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弗朗索瓦陶瓶中的英雄世界

主讲人 刘淳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8日(周四)19:3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8日(周四)21:30
地点 腾讯会议:731-562-394
密码:本讲座仅对本院开放 讲座当天将内部公布入会密码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弗朗索瓦陶瓶(Francois Vase)是制作于公元前六世纪早期的一件黑绘涡形双耳喷口杯。陶瓶上有七层平行环带,绘有繁复精美的图案,展示了以忒提斯和珀琉斯的婚礼为主的、丰富的神话场景。瓶画上的文字和存世的文本文献,令我们得以了解其中的故事;但在图像的解读中仍有许多疑点和争论。本次讲座试探讨对该陶瓶的解读困难,以及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人物简介

刘淳

刘淳,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比较文学系博士。2011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曾开设古希腊语、拉丁语,以及西方古典文学、西方古代史诗传统、西方古代文学理论等相关课程。研究兴趣为荷马史诗、索福克里斯悲剧和奥维德爱情诗。近年发表主要作品包括“戏谑与狂欢之外”(《书城》2011年1月)、“奥德修斯与赫拉克勒斯的两个故事—从两副弓箭的传承看英雄形象的塑造”(《国外文学》,2013年)、“斯芬克斯与俄狄浦斯王的’智慧’”(《外国文学》2014年1月)等。有学术译著《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中国画思想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 以英文著作Early Texts on Chinese Painting为中心

讲次 第 194 讲
主讲人 宋歌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28日(周四)16:3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28日(周四)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5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在英语世界中却相对异质。本讲座将以经典英文著作Early Texts on Chinese Painting为中心,探讨中国画思想如何在英语世界得到译介,分析这一过程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审视文化翻译在诸如传统文化外译等跨文化语境下的适用性,讨论跨文化协商后的翻译架构如何影响中国画思想的海外阐释与传播,以期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人物简介

宋歌

宋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语言文化系副教授。主要用翻译学的视角探讨中国文化的海外呈现、多语城市的语言和符号景观、数字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翻译等。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广东省项目2项,出版香港文化著作一本,主编2025年的Multilingual Education Yearbook。在SSCI、A&HCI检索的翻译学、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类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国际期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 (SSCI, A&HCI)编委。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美国现代诗歌与中国的遭遇

讲次 第 193 讲
主讲人 张跃军
开始时间 2024年12月05日(周四)16:30
结束时间 2024年12月05日(周四)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5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西文化的对比,是各方自我省视的一个便利和有效的视角。作为美国现代诗歌重要主题的中国形象,是由西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下中美关系的整体格局所决定的。就其对于中国的表现而言,现代美国诗歌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了对于中美作为两大历史和文化实体在事实和想象层面的呈现。尤其是早期美国现代诗歌中的中国,多非现实的和本真的,而更多地是历史的和想象的,带有表现者一厢情愿的幻想与想象。考虑到历史感和现实感等因素,我们关注的焦点是美国现代诗歌的早中期,而对于晚近的图景则只做宏观和策略性的考察。

人物简介

张跃军

张跃军,文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布莱特研究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和教研项目十余项,在《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等刊发表论文,有著编译作多种在Palgrave MacMillan等出版社出版,曾获省级科研奖。学术兼职包括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广西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