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上外法学院“法律职业与涉外法务”讲座系列
新闻报道
献礼SISU70华诞。网络教育学院名师系列讲座——莎士比亚作品赏析系列讲座第七讲。
新闻报道
2016年西方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英国公投脱离欧盟,另一件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国际格局和中国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英国脱欧,是对欧洲盟邦亮红牌,削弱了欧盟的影响力,为中、欧、美三边关系带来变数和挑战;但脱欧后的英国一方面使其“另谋生路“有了可能,也给中国调整与英国和欧盟的关系带来了机会。
中英双方从十八世纪(1793)到当代,经历了跌宕起伏,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确立了“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黄金时代。
本讲座重点回顾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英这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间的交往脉络,力图厘清未来发展的潜力与方向,希望对认识和处理其它热点问题有所借鉴。
新闻报道
二语语用学,又称中介语语用学或者语际语用学,主要研究言语行为,也涉及话语结构和会话含义,属于语用学和二语习得的交叉研究。尽管二语语用学在语用学和二语习得研究中都还处于边缘地位,但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涵盖二语语用习得、语用教学、语用测试等。每年都有很多研究论文、专著和论文集专注于二语语用研究。本讲座将带大家回顾二语语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剖析该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关注的话题,并结合实际研究,分析二语语用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新闻报道
俄罗斯的油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俄罗斯与法国、意大利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油画之国。与其他两国相比,它有着粗狂的画风,鲜明地展现了战斗民族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等方面特点。主讲人将主要以俄罗斯艺术的“黄金时代”一一19世纪后期的巡回展览内容为基础,从肖像画,风景画,历史题材画,风俗画四个方面与各位艺术爱好者作一次艺术赏析。
新闻报道
《高级英汉互译》思政课,作为打造“讲述中国故事”品牌课程思政实践活动的核心课,通过汉英翻译实践过程以更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实现课程育人。
本公开课授课中,教师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聚焦于(1)介绍翻译专业课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效果 (2)介绍我校翻译《习近平用典》的概况 (3)详细阐释《习近平用典》中典籍英译的汉学家规范 (4)展开具体译例的评点和讨论。
新闻报道
上外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大师剧 《寻找<姜椿芳>》表演暨《姜椿芳校长传》发布会
演出时间:12月1日(周日)14:30
地点:上外松江校区 教育会堂
师生领票方式:
11月28日、29日(周四、周五)中午11:30-12:40在松江校区食堂门口领取纸质门票
校友领票方式:
点击下链接报名观演:http://p.xiaoqiandao.com/share.html?eid=5dd9f691e0ba7eab554df806
演出背景介绍:
在时代机遇面前,如果没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抑或是没有把握时机的智慧和勇气,都不可能像姜椿芳先生那样,在如此多领域作出这样具有开创性的伟业。姜椿芳先生集作家、出版家,和教育家于一身,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何为“国士无双”。“魔氛谷里,捷报遥闻,最难忘万暗孤灯时代传声手;文化园中,灵苗广种,不独是百科全书事业奠基人。”
往事略集
刻苦求学
姜椿芳先生年少时,虽家境贫寒,但刻苦勤奋的他孜孜求学,以优异的成绩在各学堂里崭露头角。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会了姜椿芳先生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精神。国学的儒雅与西方的理性在年轻的姜椿芳身上相互交融。初中时,他主动学习俄语,在每一分每一秒里坚持不懈提高俄语水平。
翻译之路
姜椿芳先生于1930年初经介绍进入“英吉利亚细亚通讯”,担任俄文翻译和编辑,这开启了他不断寻求更高造诣的翻译之旅。
姜椿芳先生曾将清末以来的中国译风划分为三个阶段。他说:“第三代的译风,能把原文的神韵风格传达出来。这就是说,既不意译,也不直译,而是真正的等值翻译。”
文化战士
1937年姜椿芳先生曾为夏衍主编的《译报》做俄文报纸的翻译工作。一年后,姜椿芳先生担任上海地下党戏剧支部书记,后又任文化总支部书记、上海革命文化运动的秘密领导者之一、戏剧翻译家等。
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姜椿芳先生通过刊物积极声援支持国统区内的人民民主运动。
创办上外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首任校长和党委书记
1949年,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决定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高等学校,市委任命姜椿芳先生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校长和党委书记。
姜椿芳先生聘请当时上海市内具有较高学历的苏联侨民和国内俄语界前辈负责教学工作,以亲自编写的《俄文初级读本》为教材。尽管办校初期条件艰苦,资源短缺,姜椿芳先生以身作则,带领全校师生共渡难关。
百科全书
1978年姜椿芳先生出任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姜椿芳先生主持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因为它不仅是用来查询,更是为了阅读。查询是有目的的获取和利用知识,而阅读才是教育的重要手段。
被誉为中国“狄德罗”的姜椿芳先生无愧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父。
姜椿芳先生历经磨难却又矢志不渝,以赤诚之心热爱国家,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上外七十华诞之际,《寻找<姜椿芳>》倾情献礼。让我们一同追溯姜椿芳校长的生平,重温校史,重温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意大利思想家阿甘本以中世纪研究起家,其很多思想来源于对中世纪哲学、政治和文学文本的重新解释。同样,在法国思想家福柯的中晚期思想中,对中世纪权力技术的分析占据重要地位。本讲座试图以《至高的贫困》这一阿甘本著作为核心,思考阿甘本对福柯中世纪研究路径的继承和批判。一方面,阿甘本继承了福柯权力技术分析的方法;另一方面,他则引入了“生命/规范(vita vel regula)”这一独特概念,对福柯的中世纪研究进行批判。这一研究试图在中世纪修会制度的治理实践中,找到“中世纪共产主义”的另类潜能。
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