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阅读,也许在AI触不到的地方——卢梭《新爱洛漪丝》读书会

主讲人 郭小雨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23日(周二)18:0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23日(周二)20:0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二楼西侧数字学术中心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纳入AI的视角,《新爱洛漪丝》在什么意义上还是一本难以复制的小说?它不可被机器替代的属人关怀在哪里?作者的写作动机、情节设计、人物塑造,为何对我们理解自己和时代而言仍然重要?希望在此生机盎然之时,有机会与大家一起,体验卢梭文字中的独特情感与力量。

人物简介

郭小雨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副研究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技术 情感 翻译:人工智能是危机还是转机

主讲人 赵璧,高凯,何秀全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23日(周二)15:0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23日(周二)16:3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二楼西侧数字学术中心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迷茫?好奇?新鲜?人工智能时代的卷入,让我们迅速地拥抱技术,也让我们停下来思考更多。

带着对人工智能浪潮的思考和疑惑,我们邀请了西索的年轻学者“跨界”对谈。三位老师会围绕自己的研究背景和专业,解析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人物简介

赵璧,高凯,何秀全

赵璧,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新西兰基督城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翻译技术、翻译教学方向的研究。
高凯,管理学-电影学博士,电影与文化研究博士后,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现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广播电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国际传播、电影社会学、媒介与情感等。
​何秀全,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IT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长期从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教学工作;研究兴趣为高校信息化、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世纪中气质:奥登《城市纪念》 (Memorial for the City)中的废墟与时间

主讲人 姜清远
主持人 肖一之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25日(周四)20:0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25日(周四)21:30
地点 腾讯会议: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本次讲座通过细读长诗”Memorial for the City” (1949),试图揭示奥登与“世纪中文学”(mid-century literature) 的多方面联系,包括他对冷战图景的想象,对西方人文遗产的回收和利用,以及面对二战带来的毁灭性后果而生发的宗教思索。

人物简介

姜清远

姜清远,北京大学英语系助理教授,关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英语现代主义文学,以英国及爱尔兰为重,尤其关注文学与宗教、战争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进行跨国文学共同体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Shakespeare’s Major Tragedies: Introduction and Critical Analysis

主讲人 Michael Steppat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25日(周四)15:3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25日(周四)17:00
地点 腾讯会议: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At the heart of the Western literary “canon”, as it is often called, are the dramatic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which have gained a global appeal and have found new homes in the theatres, the studies, and the film industry of many countries. As analyzed by the leading critic Harold Bloom, in his major works Shakespeare “teaches us how and what to perceive, and he also instructs us how and what to sense and then to experience as sensation”. Accordingly, nobody before or after Shakespeare has “made so many separate selves”: as the 18th century already knew, Shakespeare “taught us to understand human nature” – perhaps he has even “invented the human”.

Especially prominent in the esteem which Shakespeare’s works enjoy are the tragedies. This lecture introduces them, not necessarily expecting any previous knowledge, and goes on to offer pathways of critical exploration to understand the qualities of the major tragic dramas. For a glimpse at the context, we will briefly talk about “who was Shakespeare?” and about “what is tragedy?” From there, we will devote attention to Romeo and Juliet, Hamlet, Othello, King Lear, and Macbeth. Each of these work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so that there is no simple formula that applies to all. Each of them unfolds a radical appraisal of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 with surprises.

In discussing these major works, an important element is the responses which students themselves may offer. How do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dramatic characters and actions? Their critical echoes can be quite individually varied, and they are very welcome. Hence students are strongly encouraged to take part and to share their thoughts!

人物简介

Michael Steppat

Michael Steppat is Professor of Literature in English at the University of Bayreuth (Germany), emeritus, and an international faculty member at SISU. After gaining his Ph.D. and his “Habilitation” he became a Fulbright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then research professor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s academic Dean of his Faculty for 12 years, Steppat devised an M.A. program in Intercultural Anglophone Studies. He is an elected project director in the national Excellence Strategy. His published books include Honor Face and Violence: Cross-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Honor Cultures and Face Cultures; Literature and Interculturality (3 volumes); Historical Intersections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2 volumes); Discourses of Exception, Exclusion, Exchange (in American studie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全过程人民民主

讲次 第 32 讲
主讲人 贺羡
主持人 孙秀丽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26日(周五)09:3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26日(周五)11: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4423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贺羡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故事、结构、意蕴和细节——短篇小说欣赏和创作的几个问题

主讲人 朱辉
主持人 徐海铭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26日(周五)10:0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26日(周五)11: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124-5125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朱辉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雨花》杂志主编。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已发表长篇小说《我的表情》《白驹》《牛角梳》《天知道》《万川归》,出版小说集十余部。有《朱辉文集》(十卷)出版。曾获多次获得“紫金山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作家》金短篇奖”“高晓声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术语外译的国家翻译与学者翻译

主讲人 韩子满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24日(周三)14:0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24日(周三)15:00
地点 腾讯会议:906-342-206
主办方 翻译研究院
承办方 翻译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话语外译的国家翻译和学者翻译在术语翻译层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种翻译侧重点各有不同,并且缺乏必要的借鉴与沟通,二者各有千秋,在译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应该各取所长,在确定各自译者角色的基础上,找到术语外译的科学原则与方法,产出更多准确而又具有强大传播力的术语译文,本次讲座围绕着这一背景展开讨论。

人物简介

韩子满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教育部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秘书长,《上海翻译》、《外国语文研究》、《英语世界》等期刊编委,《语料库研究前沿》执行主编,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三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七部,译著十部,完成军事翻译任务三百余万字,组织军事翻译两千余万字,近年来主要关注语料库翻译研究、翻译与战争、中国文学外译等课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概念的定义

主讲人 顾彬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9日(周五)13:3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9日(周五)15:00
地点 虹口校区-1号楼-506室
主办方 中文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顾彬

Prof. Dr. Wolfgang Kubin(顾彬),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特聘教授,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汉学家、翻译家、作家。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欧洲思想史。出版学术著作50余本,编辑著作50余本,译著100余本,诗集20本,散文集5本,小说4本,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此外,编辑两种德文杂志,获德意志语言和文学学科学院颁发的“约翰·海因里希·沃斯奖”、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国家外教年度人物奖、会林文化奖等奖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日本经济是否正在走出长期萧条?

讲次 第 325 讲
主讲人 杜进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19日(周五)14:3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19日(周五)16:00
地点 松江校区-小别墅-29号小别墅201报告厅
主办方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杜进

杜进,日本拓殖大学名誉教授,东洋大学客座研究员。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利坚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高校的访问学者。杜进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日本汉字词语料库“大地语料库”的数据公开及应用

讲次 第 十 讲
主讲人 王鼎
主持人 毛文伟
开始时间 2024年04月23日(周二)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04月23日(周二)20:30
地点 腾讯会议:33978440677
主办方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语料库研究院
语言 汉语,日语 日本語
内容提要

中日两国留存的古代文献,无论是时间长度还是文献体量上都堪称世之瑰宝,同时也是横亘在研究者面前的一座难以攀登的大山。佐藤喜代治 1971 年就曾因此感叹汉字词体系研究“非一私人之力所能及”。时至今日,研究的环境仍未发生根本改观。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建设的“日语历史语料库”(CHJ)着眼日本固有语言“和语”的历时变化,已明确表明即便是日本的“汉文”文献也不再收录之列,在语料选择上未将汉字词的历时研究纳入视野。在此背景下,依托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汉字词语料库建设与研究”(19AYY020)的支持,经过将近5年的建设,以日本汉字词历时研究为目的的“大地语料库”完成了中日古代文献1700余卷,逾1000万字的语料整理工作,并将借本次讲座机会向学界公开。

本次讲座,将介绍“大地语料库”所收录的中日两国历史、地理、法律、宗教、医学、天文、农学、艺术等各领域的文献资料,演示语料库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结合Python编程探讨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汉字词、汉字词汇的历史研究。语言承载文化、记录文化、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如日本《大汉和辞典》序言所言:“东亚的文化,其大半由汉字、汉字词汇表达。不论是文艺还是思想,乃至道德宗教皆是如此”。我们衷心期望“大地语料库”能够有幸为广大研究者所用,在服务汉字词汇研究的同时,为中日诗文比较研究、人工智能下的思想演算与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等研究提供数据平台。

人物简介

王鼎

王鼎,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毕业,2004年获东京学艺大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明治大学日本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苏州大学侨联副主席,曾担任苏州大学日语系系主任等工作。2020年获“苏州大学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研究方向为日语汉字词汇的历史演变与语料库语言学。2011-2018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2019年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日本汉字词语料库建设与研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