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说人物面面观

讲次 第 30 讲
主讲人 李维屏
开始时间 2022年05月18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2年05月18日(周三)20:30
地点 线上腾讯会议号:325 516 214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讲座将全面系统地介绍四百多年来英国小说人物的发展轨迹、历史概貌和基本特征。讲座以英国历史进程为顺序,以小说样式转换为框架,以人物形象转型为线索,深刻揭示各个时期英国小说人物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共性与差异。在全面论述影响英国小说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关系和文化思潮的同时,演讲者以中国学者特有的目光和理念来考察英国小说人物的形象、艺术作用、价值取向和文化特性,并科学地诠释小说人物的各种深层次问题。

线上腾讯会议号:325 516 214

人物简介

李维屏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主编,《外语高教研究》主编,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党工组组长,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国高校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已发表著作、教材和译作三十余部,论文七十余篇,并主持近十个国家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主要著作有《英美意识流小说》《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英国小说艺术史》《英国小说史》《英国小说人物史》《英国文学思想史》《英国女性小说史》《英国短篇小说史》《美国文学思想史》《美国短篇小说史》和《美国女性小说史》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导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主讲人 吴其尧
开始时间 2022年05月12日(周四)19:30
结束时间 2022年05月12日(周四)21:00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密码:0512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吴其尧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的研究、翻译和教学。曾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等学习。出版专著两部,文学名著译著十余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方向论文二十余篇。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上海市精品课程《美国文学史》主讲教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原典文献、问题意识与专业研究 ——关于中外文学关系研习经验的分享

主讲人 葛桂录
开始时间 2022年05月11日(周三)08:15
结束时间 2022年05月11日(周三)09:45
地点 腾讯会议,会议密码:22511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葛桂录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外国语学院院长,《外国语言文学》期刊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海外汉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副会长。

主要学术领域为比较文学(中英文学关系)与海外汉学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等8项。出版《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含英咀华:葛桂录教授讲中英文学关系》《中外文学交流史 中国-英国卷》《中国英国文学研究史论》《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在英国的传播与影响》《中英文学交流系年》(上下卷)等学术著作18种,另有译著、学术散文集、教材类著述10余种。学术成果连续三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获得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获教育部第八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为何织锦?—— 非遗发展与手艺人的生命叙事

讲次 第 5 讲
主讲人 谭萌
开始时间 2022年05月15日(周日)18:30
结束时间 2022年05月15日(周日)20:00
地点 腾讯会议室-813305648
主办方 艺术教育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现代化建设曾一度将民间传统文化遗落,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不断深化,大量的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和风俗习惯重焕生机,在旅游发展、景观建设和社区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文化实践者的生命历程和社会生活相互嵌入。与此同时,有关非遗的真实性、主体性和所有权等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争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传统文化的当代变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并阐释这些变迁呢?本次讲座基于主讲人的调研经历,与大家分享那些与非遗相关的人和事儿。

人物简介

谭萌

谭萌,成长于武陵山的90后,现为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曾求学于北京、伦敦和哥伦布,游历于我国西南乡村、欧洲定期集市和美国中部农场,感兴趣于传统文化的当代变迁和民众生活的现代转型;已发表十余篇专业学术论文,并在“澎湃新闻”等媒体平台发文,在英美参与中国传统文化海外推广项目,于201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举办展览“土家织锦:将生命编织入锦”。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语言学的跨学科视野——论小句生成中的分形核化模型

讲次 第 3 讲
主讲人 彭宣维
开始时间 2022年05月19日(周四)16:00
结束时间 2022年05月19日(周四)17:30
地点 腾讯会议:337-873-742
主办方 语料库研究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讲座讨论小句生成的语义关系及其结构化模型。小句产出的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是对起始状态潜在的各种可能性的坍缩,同时开启相应的语义时空过程。这是一个从主旨起点瞬间膨胀、并迅速向命题或提议形成的具体、狭窄空间收缩的过程,从而生成一个原子模型,中间是动词核心,外围是其他成分;这些构成成分本身也有类似的核化结构。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多种量子特点,最为常见的是纠缠关系。这一视角可以构拟大量新的语言事实,深化我们对自然语言的理解。

人物简介

彭宣维

彭宣维,博士,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前任会长,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会执委,韩礼德—韩茹凯语言学国际基金负责人,《语言、语境和语篇——社会符号学论坛》(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The Social Semiotics Forum, John Benjamins)合作主编。主研语言学理论及应用,尤其是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含现代汉语、《说文解字》和汉字学);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正式出版学术著作9部,主编、主译39部;代表作有《从系统到实例——理论与应用》,《功能视角下的汉语专题研究》,《评价文体学》、《汉语系统功能语法》、叙事话语的社会生态效应——基于科幻小说《地狱》的评价解,话语回应中的衔接性隐喻及其数学表征,Stroke systems i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First step towards a general writing model from the systemic angle; English morphemic constituents working for discourse wording: extending rank scale from 'clause (complex)' up to 'text (type)'; '(Text as) wording' as wording in text size: stretching lexicogrammatical rank hierarchy from clause to text;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n Chinese categorization: A figure-ground angle of radicals’ roles in Shuowen Jiezi; Functional stylistics in the TEXTUAL respect: Some message organization patterns for literary discourse analysis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艺术史·人文季 | 工作坊招募:图像与语言

开始时间 2022年05月12日(周四)13:35
结束时间 2022年05月15日(周日)12:00
主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中国美术学院将于5月17日至29日合作举办2022年度“艺术史·人文季”系列活动,以“通·融”为主题,邀请多位著名人文学者,聚焦艺术史与思想史、艺术史与文明研究的当代变革,推动跨学科探讨,引导参与者关注和思考人文社科研究前沿问题。
活动将分为“艺术与思想”主题讲座、“图像与语言”组合翻译研习工作坊、“艺术史书房”书籍推荐导读三个板块。
其中,“图像与语言”组合翻译研习工作坊将面向全球高校招募48名成员(重点覆盖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通过全程参与“艺术与思想”系列讲座、闭门研讨及工作坊等,在资深学者和优秀青年译者的指导下,结合主题讲座的思想探讨与学科延展,以艺术史相关术语的“图-词-物”概念关系确定为训练核心,完成“图像与语言”这一主题相关的学术项目设计及与初步实施。

工作坊时间:5月16日(周一)-5月29日(周日)
其中20日下午、21日、22日、28日、29日全天(除晚间)为集中安排,其余时段利用课余时间,多为晚间,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讨论或集中答疑,具体安排以组织方公布为准。

地点:在线

语言:中文和英文

报名时间:2022年5月15日中午12:00前

报名方式:发送邮件至wai@shisu.edu.cn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专业方向以及简要自我介绍。可咨询联系人:邱弼君

内容:
1.文本导读 学生成员提前阅读讲座相关的文本材料,并参与“艺术与思想”系列讲座,在师生研讨中深入理解经典文本、思考相关问题、发现学术兴趣点。
2.小组研讨与翻译实践:学生成员4人为一组,围绕经典文本、艺术史术语,在导师和博士生助教指导下,完成一次学术项目初步设计及展示
3.项目展示:各小组进行集中项目展示,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照片、视频、PowerPoint等,亦可为视觉设计项目的初步规划,并由小组成员代表进行观点阐发。

选拔方式:读书会名额有限,如报名人数较多,主办方将根据同学们提供的材料进行选拔。本项目不收取任何费用。

结业方式:完成讲座与工作坊并通过展示的参与者,将获得由上外世界艺术史研究所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共同颁发的结业证书。对有深入研究兴趣者将支持其继续参与或开展有关艺术史术语方面的研究项目。

参与讲座和工作坊的学者、学人已确认名单(按姓氏拼音为序):
陈 亮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
范白丁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主任、副教授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教授
孔令伟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鲁明军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策展人
刘 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
邵 宏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邵学成 哈佛大学特聘青年研究员
田 天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博士后
王光林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王 俊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吴 爽 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师、早稻田大学艺术史博士
颜海英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讲座教授
杨少波 希中文化协会会长、希腊国际记者协会秘书长、
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原主编
杨振宇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张彬彬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 帆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
朱青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
Eckhard Schneider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文献中心负责人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Formative assessment practice in school English writing classes: Experiences of in-service and preservice teachers

主讲人 Xie Qin
开始时间 2022年05月18日(周三)10:00
结束时间 2022年05月18日(周三)11:30
地点 Tencent Meeting: 668 654 2158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承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In this talk, I will present two inter-related studies that my students and I have conducted with in-service and pre-service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in a primary and a secondary school in Hong Kong. Both studies aimed at achieving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ers’ adop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strategies in English writing classes and to answer two research questions, namely, how did the teachers transform FA principles into concrete classroom practices and activities? And what are the factors facilitating and/or constraining their practices? Both studi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eachers’ actual FA practices in L2 writing classrooms and revealed both potentials and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is approach, which could be of interests to both practicing and aspiring English teachers.

人物简介

Xie Qin

Dr Xie Qin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Language Assessment and primary supervisor of doctoral students at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 has published about 30 journal articles on high-impact international journals. Dr Xie is the recipient of over two million research grants. She has been elected to serve as Member-at-Large for Asia Association of Language Assessment since 2019 and has serves as Associate Editor of the flagship journal: 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section editor for Journal of Asia TEFL, and as an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Language Education and Assessment, and rEFLections.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理解和辅助英文读写任务中学习者的自我调节过程

主讲人 范逸洲
开始时间 2022年05月17日(周二)19:30
结束时间 2022年05月17日(周二)21:00
地点 腾讯会议 : 948-715-785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承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在高度灵活自主的终身学习时代,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技能和策略是影响学习者学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以往的大量研究表明,很多学习者难以成功地进行自我调节,也很少能够灵活、恰当地运用学习策略开展自主学习。这就需要研究者与教学者一道,准确地测量并深入地理解学习者的自我调节过程,并最终设计实用的元认知脚手架去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自我调节。在这个报告中,范逸洲博士将分享他围绕上述三个关键环节(测量、理解和干预)开展的工作,以一个学术英文的阅读和写作任务为例,介绍如何使用学习分析技术去理解和辅助学习者的自我调节过程。

人物简介

范逸洲

20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此后在爱丁堡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并任助理研究员。他的博士论文聚焦在慕课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并通过分析海量的学习行为数据对学习者进行建模,该博士论文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学位论文奖”。过去五年中,他聚焦在学习分析、自我调节学习、教师教育、慕课等领域,并陆续发表了三十余篇中英文论文,其中SCI/SSCI六篇,LAK会议全文五篇,CSSCI十四篇。在最近的研究中,他运用了前沿的数据采集技术(例如,眼动数据、出声思维数和行为轨迹数据等)和数据分析技术(例如,序列挖掘和认知网络分析等),对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大学生必备的七个情商能力》系列讲座专题(三)

主讲人 李仁根
开始时间 2022年05月14日(周六)19:30
结束时间 2022年05月14日(周六)20:30
地点 Classin平台(二维码见讲座介绍)
主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承办方 国际教育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大学生必备的七个情商能力》系列讲座内容简介】

世界上谁的情商最高?根据MHS公司30多年来积累的情商测评结果,发现美国海豹突击队成员的情商最高,其次是成功企业的CEO,高出人口常模许多。这表明,情商在我们事业成功中至关重要。

大学里的学习生涯是人一生中非常关键的阶段。每一个同学都需要通过在学业上的成功去为入职社会做好准备,让自己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上成功。情商能力也是让我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高情商?有人说高情商就是会说话,让人舒服,和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关系,能够掌控好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等等,这些听起来好像都有道理,其实似是而非。总的来说,情商是一系列相关能力的组合。好消息是只要我们愿意,这些能力是可以学习,可以提高的。那么如何来学和提高我们的情商?

【专题(三)内容简介】
管理好自己情绪的能力:情绪表达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一时冲动,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后悔莫及。如何有理有节的表达自己?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明确在当下我的诉求是什么?然后再考虑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当然,我们的冲动控制需要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一致,不是虚情假意。不是说绝对不能发火。发火也是表达的一种方式,但如果结果适得其反,与我们的目的背道而驶,那就是失败的发火了。

情绪管理也是要求我们自己的情绪自己做主,不受外界的因素影响,这样才能保证不被人操纵我们的情绪,作出不合适的反应。

人物简介

李仁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虚拟人生产力平台及虚拟人应用场景

讲次 第 3 讲
主讲人 柳春阳
开始时间 2022年05月13日(周五)14:00
结束时间 2022年05月13日(周五)16:00
地点 bilibili平台-23834714
主办方 图书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柳春阳

北京清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智能部总经理

拥有10多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作和创业经验,现研究方向为元宇宙、虚拟人、新媒体舆情、行业大数据。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