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文本中的东非本土经验——斯瓦希里语言文学概述

讲次 第 87 讲
主讲人 伊里贝·姆万吉(Prof. Dr. Iribe Mwangi)
主持人 马骏
开始时间 2024年11月05日(周二)10:30
结束时间 2024年11月05日(周二)12: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7教学楼-7101(文献中心)
主办方 东方语学院
承办方 东方语学院
语言 英语 English
内容提要

斯瓦希里语究竟起源何处?斯-英结合的肯尼亚Sheng语为何是年轻人的宠儿?斯瓦希里语文学文本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关系?东非本土语言文学的体裁变化为何如此丰富?

人物简介

伊里贝·姆万吉(Prof. Dr. Iribe Mwangi)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斯瓦希里语系主任、教授,著名斯瓦希里语小说作家、东非斯瓦希里语委员会决策委员会成员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Understanding Chinese Postgraduate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Writing Their Master Degree Thesis: Challenges, Support and Prospects

讲次 第 187 讲
主讲人 战菊
开始时间 2024年10月25日(周五)15:00
结束时间 2024年10月25日(周五)16:3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1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hallenges and support for L2 Chinese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 their master’s degree (MA) thesis writing. The five participants, currently PhD candidat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hared their experiences of MA thesis writing. The data include multiple drafts of these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se participants went through four kinds of challenges: (1) selecting the research topic and theoretical basis; (2) meeting the high requirements of MA theses, using new research tools, and overcoming linguistic barriers; (3) writing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4) writing the discussion. These challenges were caused by four levels of inner contradictions in activity systems.The main support was provided by their supervisors while the related academic writing courses were not effective as expected. More sources of support came from their fellow students, the assessment panels of the research proposal, and the thesis defense. The analysis illustrated how these participants managed to receive support by interacting with the academic community. Due to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AI, ChatGPT becomes an important tool in writing. The study discusses about the prospects of using AI in academic writing, which brings new challenges and support for both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supervisors.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shed light o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general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students and MA programs.

Keywords: L2 postgraduate students; master’s thesis writing; challenges and support; Activity Theory

人物简介

战菊

美国田纳西大学教育学院博士(PhD)。现任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二语写作和外语教师发展。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在研一项。自2013年起,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宝钢优秀教师(2012年)。曾任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院长(2006-2017)。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立法语言中的若干问题

On the language of legislation

讲次 第 208 讲
主讲人 蔡宝瑞(上海市人大)
主持人 张琛(宁波工程学院)
开始时间 2024年10月24日(周四)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0月24日(周四)20:30
地点 B站直播间:ID:22327813(语言与未来)
主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承办方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本讲座以我国大量的法律法规条文为素材,提出立法语言的方式方法,推动立法语言的规范化。研究关注如何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立法语言在实际法律实践中的效果和问题,以及如何务实研究立法语言;如何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立法者、法律实务者和公众的立法语言素养。激发语言学的研究者们和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共同研究中外立法语言,提高立法的质量。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促进立法语言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法律法规的可读性。

获取更多与本讲座相关的详细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公众号“语言与未来”(ID: SISU_CCLPPS)的微信推送。

人物简介

蔡宝瑞(上海市人大)

蔡宝瑞,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综合处二级调研员,文学博士,长期从事人大制度、立法技术、教育制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法与社会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上海市语言文字委员会、上海教育评估院专家库成员,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特聘学科顾问。先后在上海市第八中学、上海教科院、电力大学、海洋大学、东华大学、南昌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和江西省人大法制委员会等讲授如何上大学丶人大制度、立法技术等。参与编撰《劳动力市场辞典》《古汉语词诠》《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释义》《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释义》《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释义》等,先后在《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修辞学习》《解放日报》等刊物发表了《地方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作用变迁》《规范立法语言 提高立法质量》《地方立法引用上位法条文值得商榷》《专门委员会没有“统一审议”的职权》《法律法规中的语言问题》《立法语言中标点符号》和《与人民调解员有关的几个问题之我见》等文章50余篇。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外语教育学的缘起、内涵与体系

讲次 第 84 讲
主讲人 李民
开始时间 2024年10月23日(周三)18:30
结束时间 2024年10月23日(周三)20:30
地点 腾讯会议:649-139-557
密码:581011-多功能厅
主办方 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2024年1月,外语教育学正式列入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标志着外语教育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那么,什么是外语教育学?在众多外语教育相关学科已经比较完备的语境下,为何需要构建外语教育学?外语教育学与既有应用语言学、教育语言学等学科有何异同?外语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有何特点?报告将围绕以上几个基本问题,梳理外语教育学的缘起,析解外语教育学的内涵,构拟外语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助力外语教育学学科发展。

人物简介

李民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语言教育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语用学、外语教育学。在SSCI、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 省部级课题5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Honor, Face and Violence:  Cross-Cultural Literary Representations of Honor Cultures and Face Cultures

主讲人 孙艳
开始时间 2024年10月25日(周五)19:00
结束时间 2024年10月25日(周五)20:30
地点 腾讯会议:810-839-484
密码:当日公布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孙艳

孙艳,法律硕士,文学博士,致力于法律与文学交叉学科研究,教授“英语语音”、“英语文学导论”、“美国宪法与法律文化”、“英语演讲”等课程,讲授慕课《实用英音美音教程》(学堂在线)、《Cultural Dialogues: an Intercultural Reading of The Analects and Tao Te Ching (英国FultureLearn 慕课平台)、《英美文学入门》(中国大学慕课参与)。出版专著Punishing Transgression in Honor Culture and Face Culture (Peter Lang,2023)、Honor, Face, and Violence:Cross-Cultural Literary Representations of Honor Cultures and Face Cultures (Peter Lang,2020),发表《<美国悲剧>中的“美国梦”与法律正义》《投河的总统女儿──第一部非裔美国小说<克洛泰尔>与实证主义法学》等多部学术文章。曾获上海市青年教师文学教学邀请赛一等奖、全国微课大赛上海赛区二等奖、上海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美国密西西比州河谷州立大学、纽约城市大学约翰哲刑事司法学院访问学者。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多模态助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 ——从沪剧电影《敦煌女儿》说起

讲次 第 186 讲
主讲人 滕俊杰
开始时间 2024年10月24日(周四)18:30
结束时间 2024年10月24日(周四)20:2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滕俊杰

     滕俊杰,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常委;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联合国中文日文化大使;执导逾百台大型中外文艺晚会,曾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闭幕式暨庆典晚会总导演;滕俊杰导演两获“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荣获中国电视年度唯一最佳导演奖,十六次荣获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近十年投身电影创作,十八次荣获国内外重要电影奖项。其中,两次荣获中国电影最高奖“金鸡奖”最佳戏曲电影奖,执导的另两部电影分别在美国荣获国际电影最佳3D电影奖、最佳8K长片电影奖一一“卢米埃尔奖”,实现了中国电影在世界主流电影奖项中的两项“零的突破”。十二年来,滕俊杰导演在通过电影传播中国经典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导演的十一部戏剧电影(京剧六部,昆剧一部,沪剧一部,歌剧两部,话剧一部)中,多部电影都反映了传统中国艺术,比如《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捉放曹》《锁麟囊》《邯郸记》和《敦煌女儿》等,电影多次到国外展演,获得了高度认可,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贡献。《敦煌女儿》是滕俊杰导演的一部最新的沪剧(又称"上海音乐剧")的实景电影,2022年和2023年先后荣获中国电影最高奖金鸡奖和日本京都国际电影节"最受尊敬导演奖"。《敦煌女儿》被翻译成六国文字在海外展演,启发我们思考多模态背景下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翻译适应研究

讲次 第 185 讲
主讲人 杨仕章
开始时间 2024年10月24日(周四)16:30
结束时间 2024年10月24日(周四)18: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65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翻译适应经常以隐性方式存在于翻译活动当中,所以长期未能获得独立的研究地位。从语言学、跨文化传播、翻译价值等视角,可以论证翻译适应具有普遍性。由此,翻译适应可进入翻译通论议题。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研究汉外翻译适应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与广阔前景。

人物简介

杨仕章

杨仕章,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莫斯科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学术兴趣为文化翻译研究、翻译适应研究、篇章翻译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文化翻译论略》《文化翻译学》《篇章翻译概要》《俄语篇章连贯性翻译研究》《语言翻译学》等著作8部,出版词典、教材与教学用书12部。曾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全军院校育才奖、全军优秀中青年军事翻译工作者等奖励和荣誉。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西方成长小说

讲次 第 本学期第四讲 讲
主讲人 孙胜忠
开始时间 2024年10月22日(周二)10:05
结束时间 2024年10月22日(周二)11:35
地点 松江校区-第5教学楼-5314
主办方 英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以德、英、美三国为主要考察对象,勾描出西方成长小说“从源头到当下”200余年的流变路径和阶段性特征,爬梳洗剔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杰作佳构,择其最具代表性者以专题形式深入解析,综合运用当代文学批评手段,博采广纳而为再阐发,还原西方成长小说经典的思想源头和创作现场,熔铸出一个其来有自、其宗有定、其变不居的文学范型,为西方成长小说研究再开门径。

人物简介

孙胜忠

孙胜忠,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外国语》和《中国翻译》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西方成长小说史》,商务印书馆,2020年5月;《西方成长小说文本解读》,商务印书馆,2020年10月等)、译著和教材(主编)共十余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科研奖2项。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深耕教学 以赛促教”教学沙龙

讲次 第 29 讲
主讲人 唐荣堂,张青子衿
主持人 张放
开始时间 2024年10月24日(周四)18:20
结束时间 2024年10月24日(周四)20:00
地点 松江校区-第4教学楼-4423
主办方 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暂无描述。
人物简介

唐荣堂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张青子衿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第66期 新文化沙龙暨《媒介与情感研究》公开课

主讲人 陈智民
主持人 高凯
开始时间 2024年10月23日(周三)14:50
结束时间 2024年10月23日(周三)16:20
地点 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西厅-二楼西侧数字学术中心
主办方 新闻传播学院
语言 汉语
内容提要

讲座内容简介:

讲座主要介绍四部表现青少年精神危机的电影:《心灵捕手》《阿飞正传》《松子被嫌弃的一生》《我的忧郁青春》。以这些电影来讲解精神病学电影的概念、类型和精神病学元素的功能。结合电影讨论青少年的心理和人格问题。最后介绍精神病学电影的片单。

 

课程简介:

《媒介与情感研究》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高凯老师为全校硕博士研究生全新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该课程是一门探索媒介技术如何影响人类情感和社会互动的课程。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本课程旨在分析和理解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媒介如何塑造情感表达、社交模式以及个人与集体认同。学生将学习媒介理论、情感心理学以及流行文化研究,以批判性思维评估媒介内容对个体情感状态和社会情感结构的影响。

人物简介

陈智民

陈智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医学博士退学未毕业)。

研究范围为人文精神医学,即人文学科与精神医学的诸多交叉领域。其中主要研究方向是病迹学/精神病理传记学,硕士和博士课题均研究历史上患有精神障碍的文艺名人,对其进行精神病理分析,研究其精神障碍与其文艺创作的互相作用关系。并涉猎精神病学电影研究、精神病学文学研究、精神障碍者绘画研究、精神病学哲学研究和精神病学史。

出版专著《电影中的精神病学》。参与创办和运营“600号画廊”。发表中文核心和英文SCI论文数篇,在研局级课题“艺术创造力与精神障碍关系的质性研究”。

更多活动
选择日期当天没有活动!
订阅